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动增寿

运动增寿

炒股想要盈利必须遵守的十条耐心和约束!

erjian2022-11-11 19:29:47运动增寿62来源:巴马长寿网

  股票投资的十条耐心和约束

  耐心是股市投资中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耐心在投资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所有的投资大师都告诉我们耐心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我们在整个投资生涯中,除了要具备理性之外,还必须时时告诫自己:耐心、耐心、再耐心!

  什么是耐心呢?应该说这是被很多书谈“烂”了的话题,而本书似乎谈不出新意了。不过,鉴于其在投资中的极端重要性,我还是要在本书为你炖碗“老鸡汤”,说不定真的会对你以后的投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关耐心,我的总结为以下10条:

  (1)耐心,是你账户里有闲钱,但你仍然能够坚持什么也不做,等待那绝佳的投资机会。

  (2)耐心,是你买入一家企业的股票之后,可能一时被市场“套”百分之二三十,而你仍然能够“稳坐钓鱼台”,不仅心态淡定,而且有钱愿意继续买入。

  (3)耐心,是在你的持有组合之中,有的股票一两年不涨,甚至下跌,而相比之下,你看好但没有持有的股票早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你仍然坚信自己的选择,并且不受种种外来的诱惑。

  (4)耐心,是你懂得一旦做出了买入的决定,你就是这家企业的合伙人,市场的每日涨跌,市场先生焦躁或抑郁,甚至明天股市关门,对你也没有什么影响,你需要做的是若干年后再与合伙人谈播种后的收获。

  (5)耐心,是你利用80%的难熬时光,等待20%的收获时间。

  (6)耐心,是你坚持到快不能坚持,甚至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投资信仰之时,你仍然能够用自己的意志力战胜心中的“人性魔鬼”,进而让自己能够回归到本已坚持的正确道路上来。

  (7)耐心,是别人赚了百分之几十或者一两倍而“承受”不了赚钱之乐时,你仍然能够不为一时的浮盈而动摇,或者你在一只股票上赚了10倍、几十倍之时,仍然能够处之泰然,心中明了自己“所持企业”的价值几何。

  (8)耐心,是你心中明了复利的道理,既深知复利这个魔杖的威力,又敬畏其中的艰难,因此能够拒绝暴利的诱惑,不为一时的“黑云压城”而慌恐,进而在“钱生钱”的快乐之中达到“光辉的顶点”。

  (9)耐心,是你在看似波澜不惊的一个个平庸的年份之中,最终享受不平庸的人生财富结局。

  (10)耐心,归结为一句话,是做市场上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耐心是人人皆知的浅显道理,但是大多数人却做不到。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10条约束”

  经过多年实践,我摸索总结出投资的“10条约束”,将它们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就能帮助我们走上长期投资的成功道路。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太难,你的亏损我来帮你挽回!遇人不淑,择师不慎,频繁操作,逆势扛单…你是否觉得投资这条路太过坎坷,为何亏损总是格外的容易,盈利却是那么难?如果你不吝啬你关注列表里多一个人的话可去添家pm5537。我不敢说我一定能把你的单子解出来,但至少你多了一个可以为你实时分析行情的人,何乐而不为呢?8月金股池等你来领

  约束一:不要用宏观经济去指导自己的投资

  个人投资者最好不要用宏观经济去指导自己的投资,当然更不要根据经济学家的话去投资,否则,你可能会错得离谱。

  因为经济学家都研究不透的事情,个人投资者能够研究明白吗?

  我入市之初,听信了一些投资人士的建议,天天关心宏观经济数据,对央视的新闻联播更是一天也不敢错过,好像一天不研究宏观经济,一天不关心GDP、广义货币(M2),心中就没谱儿似的。结果如何呢?说起宏观经济,我似乎知道了许多数据与观点,对于经济界一些人士的分析也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仍然稀里糊涂,甚至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所以,若想自己在股市的投资简单、轻松,办法之一是不研究宏观经济。至于一些专家和学者关于宏观经济及股市走向的论述、研究成果,我们看一下标题就可以“过”。坚持这种办法,许多研究宏观经济、股市走向的文章就可以不读了,因为这些文章量太大,如果阅读,会占去我们大量的宝贵时间。

  此外,别看经济方面、股市研究方面的专家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们内心也可能未必对自己的研究结论有十足的把握,更不要说指导自己投资了。以前有报道,说上海一名经济学教授投资股市,结果大亏。如果真如经济学家所想的,那么股市的钱还不都让他们赚去了?我们还赚什么呢?幸亏股市并不是如此!

  当然,说不研究宏观经济,并不是说不关心宏观经济。了解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未来产业、行业的发展走向等,对于开阔我们的投资视野,确定自己的投资方向和选择标的,还是大有裨益的,只是别糊涂地机械地用经济数据、经济研究结论指导自己的投资。

  约束二:不要天天研究大盘

  “看大盘,炒个股”是我入市时间不长就接受的股市“教育”,并且相当长的时间内还笃信不疑。然而我在投资转型之后才突然明白,这实在是错误的理念,应该早早地抛弃!

  自2007年大牛市以后,中国A股市场总体进入7年漫漫熊市,2014、2015年进入疯狂的创业板牛市,2015年股灾之后,非牛非熊地上涨至上证指数3 500多点,2018年又下降至2 440点,一度陷入深度熊市之中。然而,实际上很多优秀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早已超越了当年的6 124点,创出了历史新高。如果以此为指引,我们不进行投资,那岂不是大大的损失?

  投资是什么?是买入一家企业的股权,然后分享它的成长。而企业的成长,与股市大盘有什么关系吗?换句话说,大盘的涨跌与董明珠经营格力电器、与秦玉峰经营东阿阿胶、与马兴田夫妇经营康美药业、与郭广昌经营复星集团有关系吗?显然没有。

  所以,正确的态度是抛弃大盘,研究个股,研究企业。见优秀企业便宜了便买入,这才是正道!

  当然,不要研究大盘,不是说研究大盘就一点儿也没用。比如,大盘指数对于“测量”中国股市总体的“温度”还是管用的。当大盘整体进入疯狂期,作为投资者就当警惕,如果已确认全面泡沫化,就要按照自己的卖出策略行事。

  除此之外,大盘的涨跌真的没有多大用处。

  约束三:不要盲目相信媒体

  股市投资不能盲目听信媒体,特别是在今天“人人自媒体”的网络时代。

  什么是新闻?我在上大学时,老师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得:“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一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追求的就是一种轰动效应,特别是负面的轰动效应(正面的反倒缺少吸引力),其中难免有夸大成分,或者仅攻一点,不及其余(即“标题党”),更不要说那些无良媒体炮制出的“新闻”了。

  所以,所投的企业一旦有负面新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冷静分析,不可因为一时的利空,对股价造成打压,而被“吓”得不分青红皂白地抛出。

  我持有的组合中,多年来一些企业时不时地就出现负面新闻。如云南白药的被请喝茶事件、同仁堂的有毒事件、贵州茅台的塑化剂事件、东阿阿胶的水煮驴皮事件,甚至如格力电器这样有良心的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都有负面的新闻,而且还有网络大V是黑格力的专业户。时过境迁,这些事件早已被人们忘到脑后,有的股价还创出了历史新高。想想看,如果当时听信这些报道,抛掉优秀企业的股票是多么愚蠢!

  当然,不听信媒体,并不是说对其报道不阅读、不研究,实际上许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来源于一些媒体的报道,但是我们对消息要有一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性分析过程。不仅如此,我们有时还可以反面利用这些媒体的负面报道,比如在一家优秀企业出现“黑天鹅”事件而被媒体大加渲染之时,事件如果不是“致命”的,多是投资的绝佳良机。

  约束四:不要朝三暮四

  (1)对股市投资要专注。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一辈子专注干好一件事就是了不起的。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也均不约而同地说到这一点,即保持“专注”。

  读巴菲特传记以及有关他的报道,我们知道,他没多少业余爱好,最大的快乐是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沉迷于自己的投资世界。

  比尔·盖茨从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这期间的大部分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编程上,据说当时世界上有比尔·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所以,当计算机进入家庭的黎明时刻到来时,最早拥抱阳光的自然非比尔·盖茨莫属。

  据专家研究,大学里小提琴、钢琴专业的学生,从5岁开始学琴到20岁,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人都至少练习了10 000小时(1万小时定律),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也累计练习了8 000小时,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 000小时。

  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来自天赋。伟大的成就其实来源于每天并不起眼的专注与坚持。股市投资中“1万小时定律”是否发挥作用,我们还未见到确凿的研究,但那些三心二意、不付出而想获得长期回报的人,是断不能成功的。个人投资者哪怕是业余投资者,既然入了这一行,就要将投资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甚至当成自己终生热爱的事业来做(如每天晚上坚持两个小时的学习研究),更何况它还关系着个人家庭金融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家庭将来能否财务健康、财务自由,如何传承下一代的大事。所以,股市投资一定要专注,专注,再专注!

  (2)对研究的范围要专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圈。我们看到,有些成功的投资人士,穷其一生只专注于某个领域,依靠不多的优秀企业就足以实现其财富梦想。有的虽然是草根出身,甚至没有经过大学某个专业的系统学习,然而由于长期专注于某个行业的研究,由门外汉成了行业的专家,这样的成功案例举不胜举。

  我本人从2008年7月转型为价值投资者以来,主要专注于消费、大健康领域的投资,虽然对其他不少领域也进行了学习研究,但是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标的却越聚焦(知识上做加法、标的上做减法)。时至今天,我仍然相信,将来伴随中国的强势崛起,在消费和大健康领域具有“中国味道”“中国特色”“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一些优秀企业必将给它们的长期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当然,我们对其他领域的投资也要涉猎,不排斥进行投资,但总体上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3)对选中的标的要专注。

  股市上诱惑很多,时间一久,投资者难免会对长期持有的标的产生“审美疲劳”,特别是在股价长期疲软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而人又常见异思迁,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悦目三两枝”,我们有时更需要这种定力。

  约束五:不要怕大跌

  这也是快谈“烂”了的话题,但是鉴于我们常常缺乏金融记忆,谈“烂”的仍然需要反复谈,因为我们身在股市,大跌就像家常便饭,如果因为一时的大跌而寝食难安,便慌不择路地抛掉手中的股票,那便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事实上,从一个超长期的时间周期来看,股市上任何一时的大跌,假以时日,事后看常常是“茶壶里的风暴”。

  美股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危机,甚至包括战争危机,现在看来不也是“茶壶里的风暴”吗?中国股市的历史虽然不长,但经历的大跌大灾也不少,事后看来,不也是“浪花”吗?历史上的那些长牛股、大牛股都是经过种种风浪“洗涤”过的,正所谓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所以,投资者既然进入这一行,就不要怕大跌。股市从根本上讲,就是从低市盈率向高市盈率,从高市盈率向低市盈率不断“回归”的过程(在不断回归过程中又螺旋向上)。这个过程会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认识这一股市的根本规律十分重要。如果市场总体估值水平并不高,而且我们持有的是优秀且不疯狂的标的,那么作为长期投资者,最好的办法是进入“昏睡期”,对一时的大跌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约束六:不要小盈即满

  中国历史上长时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深厚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意识。这种小富即安意识,至今仍在许多人身上存在。作为股市上的长期投资者,一定要克服这种小富即安的意识,即不要觉得小盈即满。

  段永平从0.8美元开始持有网易到100美元的经典投资故事广为人知。他说:“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了。”不过,他同时又坦言:“在持有的这八九年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诱惑!”

  段永平这样的投资超人都难免被这种诱惑折磨,足见在股市上克服这种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有多艰难!

  有的投资者经过一段“黑暗隧道”般的煎熬后终于见到曙光解套了,就坐不住了,开始患得患失。如果有这种心态,那怎么能在股市上拿到多倍股呢?更不要说将来赚大钱了!

  巴菲特说,在选股能力上,你一般是很难胜出的,优秀企业的股票只有拿久了你才会发现它是好东西。所以说,你如果受到这种小盈即满的心理折磨,就要立即默念这些大师语录,向这些投资大师学习。实在不行,自己要默念: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总之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克服小盈即满的心理,一定要敢于赢,敢于胜利!

  约束七:不要追逐热点

  股市犹如女人流行的时装,一段时间内总有不同的板块轮动和热点转换。作为趋势投资者,或者想赚快钱的,会力求踏准每次板块轮动的节奏,不断追逐热点。当然,我们要恭喜他们,但愿他们成功,然而对我们这些买入就以年为时间单位持有的投资者来讲,这实在是“高难度”动作。

  比如,2010—2012年的消费医药板块“受宠”,2014—2015年的创业板“狂欢盛宴”,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机制被废后2017年大幅度上涨的“漂亮50”,2018年年初市场有短暂的亢奋行情,之后又陷入深度大熊之中,是否有人都能准确无误地踏准节奏,及时进出呢?如果有,他一定能称得上是“股神”了。然而股市上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呢?既然我们做不了这种人,那就“咬定”自己心仪的标的不放松,最后的结果反倒比那些“勤奋”地跑来跑去的多数人赚得更轻松,甚至赚得更多。

  约束八:不要预测涨跌

  不少人经常喜欢做无用功,比如预测短期的涨跌。股市最大的确定性就是每天涨涨跌跌,自己能够预测得准吗?我曾做过一个小试验,就是看当天的阳线,猜测第二天的收盘情况,结果怎么样呢?常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既然预测不出来,最好的办法是不预测。

  个人投资者,不仅不要预测短期的涨跌,就是在牛熊市也不要预测。至于市场上常有人看着股市走势猜测牛熊,甚至红着脸去激辩,我们要清楚人家是靠这个“混饭吃”的,所以这些人除外。

  我们买入股票是要赚企业成长的钱,有时是赚市场估值修复的钱,但归根到底是赚企业内在价值增长的钱。明白了这个投资的本质,也就明白了猜测所谓的牛熊与涨跌完全是做无用功。

  格力电器的董明珠会根据股价的涨涨跌跌做经营决策吗?她会因为股市处于熊市就不卖空调了吗?当然不会。

  刘元生,万科的个人大股东,收益率比巴菲特还高的投资者。他会经常预测涨跌,猜测牛熊市吗?估计不会,他有时间还要练练自己的小提琴呢!

  与其预测风雨,不如打造挪亚方舟。

  与其猜测牛熊,不如见优秀企业股票便宜了便买入。

  投资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放在优秀且低估(或合理)的企业身上,切不可寄希望于牛市大潮的上涨上。

  以上这些话,是我在股市多年悟出来也是反复说的,颇为得意的“名言”。为什么自己总是反复说呢?因为自己什么时候遵循了,什么时候投资就顺风顺水;而自己什么时候昏了头,忘掉了这些话,什么时候就吃苦头儿、栽跟头儿。

  约束九:不要想暴富

  股市中许多人之所以最终赔得精光,主要是想快速致富惹的祸。既然没有那么大的本事,那就悠着点儿:慢慢变富呗!比如,确定投资股市的底线是实现“3个跑赢”,投资的心态便会更加轻松。

  芒格说,假设在你面前有一个非常棒的投资机会,在可见的未来肯定能获得12%的年复合收益率,但是要求你从此不再接受别的赚钱更快的机会,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但总有人赚钱比你快、跑得比你快,或者别的比你快。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一旦你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赚钱方式,还非要在意别人赚钱比你快,这在我看来就是疯了。

  他说,连续40年中每年回报率20%的投资只存在于梦想之国。是的,从超长期讲,在我们自己的整个投资生命周期内,投资收益如果能够保持年复合增长率12%,那就相当令人满意了。除此之外,我们如果还非要想去赚快钱,说不定就真要“疯掉”!

  约束十: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股票市场向来是容易出“大神”的地方,行情越好,“大神”似乎就越多,而且他们说得还很“准确”(牛市上涨行情中猜上涨自然准确率高),于是各种“大神”满天飞。这些“大神”还特别会“忽悠”不明真相的新投资群众。

  由此,我得到了一个教训:股市投资是“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儿”,要想赚钱,还得依靠自己研究,切不可听信什么权威的。

  现在一些财经网络平台上,各种新媒体、自媒体上,确实有不少很见功力的投资者,他们对一些投资标的的分析很值得参考,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再做出投资决策。而且我们向这些网络大V学习,重点是学习“道”,学习如何获取“渔”,否则,仅看一些大V的推荐而盲目买入,或者跟随这些大V去“抄作业”,哪怕是一时赚了钱,也难免将来落个赔钱的结局。

  巴菲特在谈自己将来的接班人时说,他们应该具有独立思考与内心平静的品质与特点。可见独立思考对于投资者来讲是何等的重要。我个人的体会就是,你要想在这个十分残酷的竞争市场上生存下去,真正能够靠得住的是自己的不断学习与独立实践。股市投资是孤独者的智慧游戏。股市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权威与“大神”,最靠得住的是我们自己。哪怕是巴菲特告诉你明天买什么股票,你也不要盲信,而要自己去思考。

一、职场有料-怎样培养自己的「洞察力」?

  Elle:辉哥常常能跳出事情以外,在元认知领域去探讨现象,醍醐灌顶,怎么做到的呢?怎么能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呢?有没有方法?辉哥可否愿意聊一聊?

  张辉:有一个词可以概括:直达本质的能力,即洞察力。今天我就来简单谈一下我自己是如何培养洞察力的。

  首先定义一下洞察力,其实很简单,就是反过来说:直达本质的能力。有朋友问:这不是绕圈子,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吗?且听我解释:我需要一个简短的词来在文中反复引用,而非一个短语。所以,我需要引入「洞察力」这个词。但是我又不能不加解释的去使用这个词,所以我要重新分析「直达本质的能力」这个短语。这个短语分为三部分,第一:直达,所谓直达,就是披荆斩棘,直截了当,不在重重迷雾中迷失,不在迷宫中走投无路;第二:本质,就是事情的原本面貌。可不要小看原本面貌,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本质丧失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到的信息,基本上都不是本来面貌;第三,能力,能力是指有稳定的概率,可以直达本质,而不是一种碰巧。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表明这个人掌握了可以重复的本领。下面的讨论,就会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

  怎样培养「直达」的能力?

  尽可能接近信息的源头

  凡事皆有源头,比如一本书,有人会用一篇文章来概括,这篇文章就是间接的知识,如果你通过这篇文章,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那么就一定要去阅读一下这本书。也许到最后,你所得出的结论,还就是这篇文章的观点,那么你此时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当初看这篇书评的时候。

  在朋友圈经常有很火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是翻译编辑,取自国外的媒体。这时候,如果你稍微用一些心,就可以找到这篇文章的源头,可能是 medium 上的一篇博客,可能是 instagram 上面的一些照片,可能是 YouTube 上的一篇视频。之前有一篇牵着手,拍女友背影的照片。其出处就是 Instagram,顺着 ID,就可以找到原 Po 主,因为 Po 主不断有更新,所以,你就可以以更新再写一篇文章。我就干过这件事情。结果,我写的这篇文章又被很多人。

  是轻松的,转发更容易,但是,如果你愿意花5分钟,而且不怕英语等外语,你可以直达信息的源头。这才是你要看的地方。还有那个德国夫妇,开着一辆奔驰 G,周游全球的文章,也是来自 BBC 的一个专访。对这个有兴趣的话,不妨去看看那篇专访。当然,顺道用用 Google,也能查出很多有用英文信息。

  和牛人对话

  牛人牛人,牛在何处?我看他们经常有一句话直达本质的能力。我在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到不少牛人。近距离和他们交谈的时候,发现其思考非常深入。往往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因工作原因,不透露具体的信息,就说我自己最近碰到的一个牛人,两三个月时间,我听他讲自己公司的 BP(商业计划书)已经是三篇,看起来 PPT 更新的部分不多,但是每次听他讲,都有30%-50%是新的信息。而每次新的信息,又把我的思考引入了一个新的深度。和这样的人交流,自己提高很快。

  我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强的模仿和学习的能力,小时候,班上来了一个数学很厉害的人,每次我很费劲的复习,别人看起来都不用复习,但每次都考不过人家。后来自己花一个假期,看完了一本《一题多解》,之后的数学考试,我就彻底翻身。类似的例子还有英语。

  和高手多切磋,你会不自觉的去模仿,去学习,去学习他的思考方式。所以,不断的去识别,发现和接近你身边的高手,是训练自己思维的一个好途径。

  大家要去寻找和创造这样的环境,让自己有机会和牛人对话。当然,前提是你自己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仰望是没有用的,要不断锻炼自己,有和这些牛人、高手切磋的机会。

  从反面去思考问题

  关于从反面去思考问题,查理·芒格讲了很多,他的《穷查理宝典》,差不多一本书都在讲这种思维方式。

  他举的例子是:如果我知道自己要在哪里死去,那我一生都会避免去那个地方。我们能预测自己在哪里死去吗?不能。所以,这个极端的例子只是用来强调「反面思考」的重要性。

  还是举一个例子,我最近和朋友一起打 COC(部落冲突)游戏,我发现这个朋友的分数涨的很快,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他:你最近打游戏很猛啊,有啥秘诀。他有点不好意思的给我说:辉哥,不瞒你说,我的进攻能力不行,但是防守很强。我打不过别人,我就不去打,只练防守。而其他人一看我很简陋的围墙,都以为我是软柿子,结果一打,还真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我经常「被动涨分」。

  还有投资,巴菲特说过两个最根本的原则:第一不要亏钱;第二,记住第一条。wow,很多人一想到投资,就想到我要去挣大钱,你没想到股神原来是以「不亏钱」为原则去思考的吧。

  这就是「从反面思考」,几乎每件事情,你都可以这样思考。

  不要在「朋友圈」寻找真知

  有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很直白,就是你吃的东西,造就了你的身体。同样,如果把大脑看成身体,那么知识就是大脑的食物。而我们每天恋恋不舍的朋友圈,每天花费数小时的朋友圈,其信息质量如此参差不齐,我们的大脑,如果每天的主食都是「朋友圈」信息,怎么期待他能变得很强?

  另外,朋友圈这里也是一个隐喻,暗指「大众思维」。关于这一点,我只有一句忠告:你想要的成功,永远都是极少数人才能实现的。为了达到「极少数」的水准,就要和「大众」保持足够的距离。

  怎样培养分析「本质」的能力?

  把思考的时间范围拉长,尽可能拉长

  如果你只想今年的事情,只想这个月的事情,那么我保证你很难得到一个十年后满意的结果。比如很多关心买不买房的事情。他们看到的是:房子在过去十年一直在涨,一线的房价在过去十年涨了快10倍,在过去的12个月,有很多小区的房价涨了50%以上。所以会问:如果我今天不买,以后会不会买不起。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你问自己一个问题:房价十年后会怎样?房价三十年后会怎样?不好思考吧,那我们就「顺推」。如果房价保持目前的长势,十年不变会怎样,三十年不变会怎样?就拿你目前住的小区为例。如果你能把10年,30年的事情想清楚,今天做什么样的决定就不难。

  关于财务自由的问题,也非常时候「拉长时间」去想,不要想5年退休,想象30年后,那个时候自己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有多少收入来源?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的增加收入还是减少收入?什么样的收入可以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

  基于这种思考,你会反思自己今天时间的分配。

  所谓长线思考,就是「树木思考」。两年前我们去云南腾冲,当地有一个银杏村,村子里很多百年银杏树。这里每年吸引很多游客,旅游成为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而银杏树浑身都是宝,叶子和果实都是有很强的变现能力。我们在一家院子里的银杏树下吃午饭,席间不断的感慨:真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站在今天想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20-30年后,种下这样的银杏树。

  关于这个长线思考,除了巴菲特,大家还要学习 Facebook 的 CEO 马克·扎格,他总是能做出惊人之举,比如在2012年左右的时候,以13亿美元收购十几个工程师的 Instagram。又比如在大家还不知道 VR 为何物的时候以20亿美元收购 Oculus VR 公司。Instagram 的收购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划算的生意。而 VR 的收购效果大家还需要时日去判断。为什么他能做出如此果断的大手笔?原因在于其「长线思考」的能力,据最近的报道说,他总是习惯于在一个世纪的长度上思考问题。所以,在这个长度上,做很多事情就不奇怪了。

  当然还有马云,一直在各种场合说阿里要活103年,跨三个世纪,他的战略布局也体现出这种思考的长度。还有任正非,还有 Elon Musk,都是具有这种长线思考能力的人。

  筛选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尽可能的少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复杂因素,其原因有多种多样,最典型的就是股市。如果有一个股价的方程式的话,其参数会非常多。

  但是,基于复杂的公式,我们很难看到事物的真相。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很大的抽象,即剥离绝大多数影响因素,只相信最基本的事实。

  比如中国的股神(其实也是经营之神)段永平,他对于一个公司是不是「好」的判断,其实就是一点:这家公司的赚钱能力钱不强。我们太相信神秘的东西,以至于我们忽略了这才是判断公司好坏的根本标准。而我们要不断买入和持有的股票,也就是这样的寥寥少数,具有极强的赚钱能力的好公司。

  靠着这个标准,基本上可以筛选掉90%以上的公司。

  有一个实验,其实也是生活技巧,大家可以学习一下。这就是「黑屋实验」,我自己起的名字。这个技巧来自于美剧 CSI - 犯罪现场调查。我看到很多场景,都是在黑夜的时候,侦探一个人,拿着手电,返回犯罪现场寻找痕迹。我自己尝试用这种方法,寻找一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小物件,比如钥匙。我也用这种方法,在地面上寻找打碎杯子后遗落的玻璃渣。

  当你无法在一个明亮的屋子里找到小物件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黑屋实验」来寻找。这个方法为什么有效?因为黑屋+手电可以让你忽略掉99%以上的干扰因素。

  想一想如何把这个方法用于思想实验。

  只相信最基本的事实和原则

  我在 Motorola 的时候,有一次 CM(配置管理工程师)和老板在办公室里很热烈的讨论着,我正好路过,发现他们在苦恼一件事情:这个正式版本的 release 已经被延迟了3天。原因就是「冒烟测试」总是失败。浏览器App 在测试版本中没有问题,但是正式版本总是无法启动。

  查了三天,几乎掘地三尺,也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我当时也是自告奋勇,主动提出我去帮忙找问题。

  我开始用二分法去查找区别,最终落在一个「版本文件」上。Diff 命令显示出在正式版本和测试版本中,唯一的差别就是这个版本文件,但是我们开始一直没有怀疑这个问题,原因在于:第一,这个文件用 diff 命令看起来没啥问题,第二,这个纯文字的版本文件怎么会影响浏览器 App 的启动呢?天方夜谭。

  查了一下午,还是没有结果,最后我祭出一个大法,即公理:「差异来自差异,差异导致差异」。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只能重新审视这个文本文件。我们用测试版的版本文件来替换正式版本的版本文件,结果搞定。

  所以,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只有一行的版本文件上。我们继续用别的 diff 工具查看,发现两个文件的确不同,只差了一个看不见的「回车符」。在命令行界面下,即使 diff 命令发现了这个不同,也无法很清楚的显示出这个看不见的字符。

  好,更进一步,为什么浏览器 App 的启动会受这个版本文件的影响呢?打电话去找做这个 App 的印度工程师,发现他们的确在启动时会检查这个版本文件,确保版本的一致性。但是问题在于,他们一直以这个文件就是「一行」为假设,从来没有考虑这个文件可能会多出一行,而且是一个看不见的回车符。

  这个问题让我强化了两个想法:1. 差异带来差异,差异来自差异;2. 只相信最基本的事实和原则。

  大家记住,但凡你碰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往往是你内心中有一个或者多个「假设」,这些假设大多数时候没问题,碰到极端 case 就会出错。碰到这种困境时,你要把自己的内心的种种「take for granted」的假设,一一列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划去,划去那些「假设」,只接受真正没问题的「公理」。这个世界上公理不多。

  怎样强化能力,形成稳定的「胜率」?

  尝试否定自己

  我在刚开始学车的时候,碰到一个很神奇的出租司机,他在中关村大街上把车子开的「飞快」(当然还是限速之内),我当时很惊诧他为什么能在很拥挤的大街上,很窄的车道内游刃有余,他说自己经常参加地下赛车。他练习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在自己的脑子里「过电影」,就是在脑子里预演各种场景,比如突然碰到行人窜出来怎么办,突然碰到前车刹车怎么办、突然碰到右方车辆并线怎么办。

  开始这些预演很累,但是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怕各种「意外」,因为这些意外在他的脑子里都演过无数次了,自己有成熟的应对方案。

  这就是一种不断「否定」自己的例子。

  我在一开始也非常醉心于「I have a idea」(我有一个想法)的感觉,后来觉得不行。Idea is cheap(只有想法是不行的),我必须学会否定自己的想法。所以,每次我郑重的提出一个想法,其背后都有很多次否定,只有经得起自己否定的想法,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想法。

  又比如写作,我每天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把可以写的 Topic 列出来。但是真正在写的时候,我会十里挑一,把其他九个都否定掉。

  向大师学习,阅读经典书籍

  也许我们身边不会经常有牛人,而且牛人也不见得有那么多时间和你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牛人未必会主动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思维方式。幸好我们还有「书」。

  这个世界上对你而言,真正值得去看的书只有1%,而这1%中,最重要的是大师的作品。书籍有一个好处,不仅有结论,有例证,也有思维方式的总结。

  所以,你可以列出3-5本你喜欢的大师的作品,深入研读,把其中的思维方式拿出来,模仿学习。

  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实践,没有实践,就无从学习。而为了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就需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思维框架的构成包括如下

  基本的理念 - 比如打游戏,你是想消磨时间,你是为了赢,还是为了虚荣。

  基本的思考倾向 - 比如逆向思考。

  思维模式 - 建筑有建筑的模式,编程有编程的模式,思考也有思考的模式。比如战略思考,比如竞争分析,都有固定的套路,可以先从固定的套路学习起,然后找出那些最适合自己的套路。游戏中也有套路,比如天龙流,屌丝流,胖子流等等

二、中产大败局:房产,富人的财富,中产的债务

   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被认为是西方民主政治改良的胜利,也是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稳定的基石。

在过去10年全球经济货币化的宏大叙事中,中产阶级享受着财富膨胀的盛宴。

然而,2019年,交响乐渐行渐远,明斯基时刻若隐若现,看谁在曲终人散尽后依然酣醉迷糊、浓睡不消……

01

货币金融

“铸币税”与倒U型曲线

1918年美国劳工部就发起“拥有自己的房子”运动;1960年代约翰逊总统提出“伟大社会”目标,决心为美国人的“自身家园”而努力;小布什总统提出“美国住房梦”计划,出台了鼓励次贷的《美国梦首付法案》。

实际上,住房是人的安身之所、心灵家园,拥有住房应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所以,房产无罪,货币才是恶魔,房价问题本质是货币问题。正如小布什总统的“次贷计划”才是中产阶级的噩梦。

住房社会化是最理想的机制,但极少国家能够做得到;住房市场化是最高效的机制,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住房货币化则是最糟糕的机制,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中国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这条高维生存之路。

1980年代开始,美国总统里根和美联储 沃尔克共同导演了“里根大循环”。“里根大循环”本质上是一个金融资本主义主宰全球化经济秩序——即强美元与高债务并存,金融繁荣与实业凋零并存,财富集中与中产空虚并存。

从此,世界各国跟着美国走上了货币主宰、金融主导、债务扩张、财富分化的不归之路。

在美联储强势美元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华尔街金融裹挟金融资本,以及大规模金融衍生品,横扫全球制造业、科技业、制造业以及农业市场。大量财富集中到少部分金融巨头及金融精英手中,而大部分在实体经济中从业的工薪中产的收入反而减少。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1997年-2009年,美国家庭收入的中数增长了13%,也就是说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加了13%,但扣除通胀因素,实际可支配收入反而下降了。研究还显示,美国中产阶级的个人资产比其收入缩水程度更大。1971年至2011年中产阶级收入的中位数下降了5%,但同期净资产中位数则由近13万美元下降至9.3万美元,降幅达28%,资产缩水将近三成。

在金融资本主义体系中,货币发行权是集中或洗劫财富的“金权杖”,谁掌握了这柄“金权杖”谁就能号令天下,向广大“币民”收取铸币税,集亿万财富于一身。

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美国掌控了最高权杖,通过美元向全球各国收取铸币税。而在各国金融体系中,谁掌控了央行谁就掌控了这个国家的财富分配权。

政府为了实现财政扩张和债务扩张促进投资拉动,往往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融资。这种方式本质上是通过发行货币向全民征收铸币税,让全民买单。

这种“直升机 ”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全民均摊,实际上非常不均衡。

与政府相关的、信用好的国企、房地产、基建、金融以及资金密集企业及个人可以获得极大的“货币红利”。

而与政府不相关的企业与个人,广大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的工薪中产阶级不但无法获得任何好处,更大可能是财富在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中缩水。

首先,“货币富余”领域与“货币贫乏”领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大量货币流到市场上有一个传导过程,并不会立即引发市场价格普涨(通货膨胀)。货币富余领域的价格一般会先上涨,根据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指某个产品价格增加并不会导致所有要素的实际收益增加,而是导致这一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收益增加,而没有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收益反而会减少),该领域的从业者收入会增加,而货币贫乏领域的收入反而可能会下降。

广义货币大规模增加时,基建、房地产、金融、银行、股票、资金密集型制造业更可能是受益者,而软件、设计、餐饮、零售、知识产业、普通服务业的收益反而因为资产价格上涨或通货膨胀而降低。

不幸的是,大量中产阶级居于后者。

其次,货币超发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中产的大量财富被刚需房产所吸收(第二部分论述)。

第三,货币超发导致物价普涨,由于工资黏性,工薪阶层的工资无法立即上涨或涨幅比例不如物价,同时中产的刚需消费比例大,这相当于购买力下降、财富被挤压,而富人因刚需消费占比相对较低影响较小,如此拉大了贫富差距。

金融资本主义对中产阶级的第二个杀伤性武器那就是,金融资本攫取产业资本,导致实体产业和中产阶级空心化。

经济学家将库兹涅茨曲线运用到金融产业中,发现金融发展与贫富分化也呈现倒U曲线——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某个阈值,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根据历史数据,美国的贫富分化正是从1980年代里根大循环时期的金融资本主义开始的。

央行及信贷银行大规模的货币产能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促使金融产业向实体产业收取“铸币税”。金融产业成为食利阶层,实体产业沦为借贷者,本质上是一种租金模式。

在金融对实体经济降维打击之下,中产阶级的收入被拉开差距。在次贷危机期间,美林公司的CEO塞恩年收入是1500万美元,贝尔斯登的CEO凯恩在倒闭前赚取了1100万元。在2000-2005年期间,华尔街金融精英赚得钵满盆满,美国的经济增长了12%,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7%,但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仅增长了3%。

由于金融给实体经济释放了巨大的货币产能,导致市场价格扭曲,一些实体经济的企业主在跨期调节中发生了误判,往往扩大产能或增加投资,从而加剧了实体经营的风险,导致一些实体企业、企业主及工薪阶层收入下降。

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高、信用指数低、可信赖的抵押品不足,中小企业及中产阶级无法像大企业与富人一样获得足够贷款。他们很自然成了“货币贫乏”的一方,只能被动地接受财富被洗劫的厄运。如果美联储开启紧缩通道,中产的货币则更加匮乏。

所以,在美联储对美元的一松一紧中,中产阶级的财富悄无声息地被压缩。

我们不排除普惠性金融对中产阶级的帮助,但在美元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过度金融化是中产阶级每天的噩梦。

本质上,金融对中产阶级的掠夺,是央行可以无限扩张无锚货币产能的结果。

货币产能越大,越来越多的资本则回流金融领域,金融空转越严重,实体经济则越凋零;金融大佬越富有,中产阶级越贫穷。

若将金融资本主义秩序放大到整个经济制度,你会发现,市场化、金融化的经济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体系,看似一环扣一环的风险最终都压到了中产阶级这个骆驼上。

央行货币制度、金融制度、政府财政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代理人制度组合成一个庞大而脆弱的体系。

以次贷危机为例:

美联储大幅度下调利率,释放流动性支持中产阶级甚至低产者贷款。

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则大量发放次级贷款,让底层民众买房。

同时,联邦政府站出来做隐性担保,联邦旗下的房地美、房利美两家全美最大的住房贷款抵押公司,负责收购金融机构的贷款合同,然后打包到金融市场上销售。如果一旦发生危机,美联储又为这些金融机构充当最后贷款人,引发货币冲抵掉坏账。

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确实站出来为两房、高盛、花旗等巨头提供贷款,而真正的牺牲者是广大中产阶级,雷曼兄弟只是他们弃车保帅、利益博弈的牺牲品。这种金融化的经济制度刺激金融巨头疯狂冒险,赚得钵满盆满、纸醉金迷,而不管洪水滔天、芳草萋萋。

愤怒的美国民众占领了华尔街,多年后他们用选票制造了“特朗普现象”,传统建制派黯然失势。

如果一个国家广义货币平均增速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那么增速跑赢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领域说明获得了巨大的“货币红利”。但是,没有跑赢的处境则更糟糕。如果继续扩张货币和财政,继续投资拉动增长,那么释放更多的货币定然加剧贫富分化,增加中产阶级的财富风险。

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中,当资产泡沫达到一定程度,对于中产来说,所有的鸡蛋都放在本币这一个篮子里。而富人更有办法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以规避汇率风险,促使财富保值、增值。

经济制度的金融化对整个国民财富构成降维打击,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才是解决这一沉疴宿疾的关键所在。

02

房产债务

“纸牌屋”与“扫地出门”

美国房产次贷危机最终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乃至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的财富大规模缩水,高失业率以及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全球中产阶级遭遇坍塌性打击。

美国累计失业人数超过800万人,多达200万美国家庭由于无力支付房贷而失去住房,沦为中低收入群体。

据斯坦福调研的数据显示,美国的中产阶级在2008年金融危机里损失惨重,大约占到了总财产的四分之一。但是,在这十年间,中产阶级财富收入在下降,而富人群体的财富却在增加。

主要原因是中产财富大部分用于买房。将财富过多地配置在房产上的风险,就相当于将多数鸡蛋置于一个篮子里。

在美国,房产占家庭财富的比例大概是34%,而中产的这一数据要高得多。中产的住房购买往往抵押比例更多,因此其财富受到的边际影响更大,随着住房抵押出现问题,房价下滑对中产净财富的伤害远大于对富人。

更为悲剧的是,百万中产家庭在危机中不得不将房屋交还给银行或低价出售,这也导致随后的房地产回暖并没有真正惠及这部分人。而富人由于财富配置相对分散,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较小,现金流充足的富人和机构还在危机中抄底房产。

此次金融危机对欧洲国家的中产阶级同样造成巨大的冲击,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大量中产失去工作与住房,一度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及社会动荡。

经济与收入增长最为稳定的德国,其中产阶级规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缩趋势。2010年以收入水平衡量的德国中产阶级群体所占比重已由2000年的62%下降至54%。

“日本消失十年”的故事是中国财经自媒体最津津乐道的“三大俗”之一。1980年代,受低利率、宽信用刺激,日本房地产价格急剧膨胀。在“卖掉东京买下半个美国”的冲动下,大量日本中产大规模举债押宝房子,一场空前的地产豪赌愈演愈烈。最终,日本央行快速加息主动刺破泡沫。

经济泡沫危机爆发后,日本中产阶级的财富规模瞬间“崩溃”,世界上最勤劳、压力最大的日本工薪阶层负债累累、苦不堪言。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其《M型社会》中指出,2015年日本已有八成人口沦入中低收入阶层!

大前研一发现,随着资源重新分配,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而沦落到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样,整个世界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

所以,经济危机尤其是房地产引发的危机对中产财富的洗劫远大于富人。经济增长的收益流向了富人阶层尤其是富人中的巨富阶层,西方社会出现了“集体向下沉沦”的趋势。

房产,对于富人来说是财富、投资品,而对于中产来说,只是具有投资属性的刚需“消费品”。

中产阶级的房产其实是一个债务的“纸牌屋”,其财富的背面就是负债,负债是真实的,而财富只是纸面上的。

对于房产属性的不同界定,直接导致中产与富人在房产投资上的风险偏差。

富人可以根据房产市场的行情灵活选择,而中产受制于孩子入学、婚姻生活、社会习俗、租房成本等非投资性因素的影响,在购房选择的制约性很强,更多时候不是依靠对投资时机的主动把握,而是被动地依赖于自我财富积累与房价走势的契合(运气)。

如此,相比富人,中产在房产上更容易损耗财富,且背负高负债。正如当下的购房者,不少都是刚需,不得不接盘如此高位的房价,承受极重的房贷负担。

房产,承载着中产几乎所有的财富梦想与幸福寄托。若房价崩溃,中产梦也就支离破碎。

同样的味道,同样的配方。

03

失业股票

“稳就业”与“在职贫困”

在西方国家,就业,几乎是中产阶级的唯一收入来源,是保住财富、维持中产生活的关键。换言之,失业对中产家庭来说打击是巨大的,长期失业则是致命的。

1929年和2008年,这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都导致美国大量工人失业,很多中产家庭因没有收入失去了房子而流离失所。

所以,在“六稳”工作要求中,稳就业排在第一位,甚至在稳金融、稳外贸之前。这足以说明,就业(失业)这个我们曾经不怎么关注的问题当下甚至将来,都会显得极为重要。

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向下波动,中产阶级的失业率则会增加。由于工资具有刚性,如果企业主预期悲观,一般都会选择裁员而不是降薪来压缩成本、规避风险。所以,企业在产能收缩时,极可能引发工薪中产阶级失业。

失业率上升,劳动市场供给增加,工资则会进一步下调,如此工薪中产阶级为了维持生活和供房贷,在讨价还价中处于博弈弱势方,不得不接受低薪工作。

如此,工薪中产表面上已经“稳就业”,但低薪工作带来的收入可能不足以维持一个合理的生活质素,至于陷入“在职贫困”。

从就业到失业,再到“在职贫困”,是中产经济返贫的一条常规路径。

股票,是中产阶级在房产之后的第二大投资项目。

由于房产几乎透支了中产两个家庭(男女双方)、三代人(祖孙三代)人的财富,能够投到股票中的资金已经非常有限。所以,在股票市场中,中产阶级只能承担小散的角色;而西方国家股市主要是机构对决,中产小散的参与资产比例相对较小。

关于小散投资的秘诀,从K线蜡烛图、《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到哲学、宗教,从小道消息到芒格演讲,中产阶级无比勤苦好学但每次都防不胜防、大败而归。

股票为什么10投9.5亏?盈利的原因就一个低买高卖,而亏本的原因则各有各的不同。

其实,中产小散投资股票很难赚钱实际上受经济规律支配。

由于小散财富少、资金少,财富的边际倾向要比富人高,投资回报率期望要比富人高,可选择性降低,因此容易选择一些风险高的股票,且容易重仓操作,在获得一定收益率时(未达期望)不愿意退出,在亏损时不及时止损,并且试图频繁操作增加获利回合来提高收益率。

受财富边际倾向规律的支配,不论投资家如何告诫“不要频繁操作,获利的机会就这么几次”、“及时止损”,不论如何责备自己要吸取教训,但实际操作中小散很难执行。

所以,中产小散试图在股票中获利,实际上是一项抗规律、反人性的艰巨工作。

股票和失业往往具有某种联动性,股灾爆发通常冲击实体经济,导致消费缩减、投资减少,进而影响家庭收入和就业的稳定性。有些中产家庭常常同时面临股票亏损和失业的双风险。

近些年,不少人身边有些家庭,因炒股失利、先生就业不顺而陷入被动,家中女性不得不放弃全职母亲的工作,选择职场就业以填补家用。

04

税收社保

“大规模减税”与功能型财政

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詹姆斯·布坎南认为,关注加税、减税、税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税收制度的决策机制。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以直接税为主,包括所得税、财产税等,而部分国家执行的是间接税,比如增值税。

直接税,比如财产税,向富人征税得多,然后转移支付到低收入者,有助于社会公平。

间接税看起来最公平,不存在“劫富济贫”,但实际上不利于税收转移支付的效率。由于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在刚性消费上支出比重大,相当于他们比富人承担了更高的赋税收入比。从边际上来看,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承担了更重的增值税负担。

科技企业、知识创新企业、高端服务企业,这些企业上游采购很少,大量的是人员工资、奖金支出,因此找不到足够的发票进行抵扣,因而承担了大量的直接税。创业企业、中小企业、未盈利企业,如果存在大量库存,这就意味着企业亏损不说,还要背负承重的税负。

如此,大量在科技企业、知识服务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就业的中产,以及创业型中产就承担了比较重的税务负担。

在个税方面,如果只有几千万工薪阶层,缴纳了上万亿的个人所得税,而所谓的有闲阶级的财产税,如房产税又未开征,而资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征收20%的税率低于个税税率,那么就会导致“劳动重税、资本轻税”,工薪阶层平均税负较重,造成征税不公平。

由于全球化市场,富人财富转移极为便利,政府一般不敢对富人大规模加税,担心富人将资产转移到海外,因此大量的税收负担只能留给“走不了”的中产阶级以及中小企业。

很多国家税收无法支持财政开支,政府不得不通过发放债券、土地货币化、财政赤字货币化等方式融资,而这种举债模式带来更为沉重的负担,最终也是通过增加中产阶级的税收,或者增加货币供应来解决。而不论哪一种方式,中产阶级的财富都将受损。问题在于,目前这是一种全球趋势。

税收负担还有一大部分是社保缴纳。从社保中折射出来的是,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不足。如此,中产阶级还必须为孩子教育、自己养老与医疗储蓄,加剧了中产阶级的脆弱性。

拉美国家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某种程度上是“中产阶级陷阱”;欧洲国家近十年的动荡不安,某种程度上是中产阶级的衰落与焦虑。

中产阶级群体的崛起,一度被认为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胜利,是人类文明社会的结构性走向。然而,在金融化的经济制度降维打击下,中产阶级坍缩的风险日益加剧。

05

自从尼德兰人建立东印度公司以来,尤其是“里根大循环”以来,人类一直处在一个风险性制度创新的巨大惯性势能之中,纵然明斯基时刻一次次发出残酷的警告,而我们却全然不知已长期沦陷在这一制度性泡沫非均衡之中。

倘若正如奥地利学派所认为的“制度是自发形成的”,那么“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倘若正如西方政治精英所认为的“制度是天才设计的”,那么我们一直都在一块大砧板自嗨,亦或是苟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6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