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综合咨询

综合咨询

无情对大全(转自疏影居士

erjian2022-07-31 17:07:21综合咨询101来源:巴马长寿网

  作者 主题:无情对大全

  疏影居士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而”无情对”的特点却是: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相差越远越好,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乐趣。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偶然得之,绝非”拉郎配”、”乱点鸳鸯”所能成功,对句也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给人带来突然情趣,却又回味无穷。

  个人认为古典诗词与现代用语是无情对的最好搭配,尽得大俗大雅之趣。

  一、 古今无情对:

  以下几个为流传最广的无情对,精彩程度:★★★★★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纸悬高奖出下联征对:五月黄梅天;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征。结果出人意料,金榜获选的上联却是:三星白兰地。原来这是酒厂老板在报纸上别出心裁地做广告。”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征联活动使”三星白兰地”酒名声大振,也使”无情对”广为人所知。

  另外一种说法为:民国初年,重庆一酒家悬一瓶法国三星白兰地酒于门,征求对联,应对者虽多,但老板总不满意。其时郭沫若年纪尚轻,闻讯赶去,想到四川有一道名菜,正可与酒相对成联,乃对下联。此联从此出处来讲,并不是无情对。其所以成为无情对,乃是一般只知”黄梅天”指气候而不知其是菜名的结果。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出句为唐诗,对句竟是三个国名,初读两句简直势同水火,细加品味莫不叹服对得工巧。

  陶然亭;

  张之洞。

  某日张之洞在陶然亭设宴,席间出上联求对,工部侍郎李文田以下联对之。张之洞出对:陶然亭;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却以人名为对:张之洞。因下联对得精妙,众人皆相视大笑。”张”对”陶”,皆为姓;”之”对”然”,是虚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联意又极”无情”,情趣却也由此而生。

  色难;

  容易。

  传说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古书成句),而甚难其对。”解缙应声答:”容易。”朱说:”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说:”臣适已对了。”朱始恍然。”色难”,既面有难色之意。”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以下无情对,精彩程度:★★★★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有考生误识考题”昧昧我思之”为”妹妹我思之”,考官戏题评语。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有酒不妨邀月饮;

  无钱哪得食云吞。

  清末广州文人集会,有人出上联征对,何淡如对下联。云吞:广州方言,即馄饨。”哪得”亦作”何必”

  混蛋东西王八蛋;

  读书上下可千年。

  某仆巧对主人责骂

  怕热最宜穿短裤;

  论功还欲请长缨。

  下联为祖咏《望蓟门》诗句,请长缨典出《汉书·终军传》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清代才子蒲松龄为石姓者所嫉,某日石出句难之,蒲以下联对之,石无言以对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嘲跳舞不规矩者,上联出自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李东阳居官时,几位庶吉士进见,李出上句求对,众疑其太易,又无佳对,东阳曰”何不对以阁下李先生”,众一笑而散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洞;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得上联,一时未得下句,适逢主人前来报帐,其食单帐目恰成下联

  西线无战事;

  北方有佳人。

  彭作桢。出句为小说名,对句为李延年诗

  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徒令上将挥神笔

  惯见霸王搭电车。

  上联出自李商隐《筹笔驿中》诗句

  以下几个无情对,精彩程度:★★★

  木已半残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清代广东某富翁,年逾七十,尚购贫家女为妾,其子忧于其心而不敢劝谏,遂婉转出一联悬赏征对,其意乃劝老父不宜再纵女色,其父听不进去,怒对下联,意为娶此少妾并无大碍。有谓此联乃张之洞等人在陶然亭会饮时所出,尚有一下联,木已半残休纵斧;萧何三策定安刘。

  另有一说法: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对句佐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张之洞作答:

   树已千寻难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树”对”果”,乃物名;”千寻”对”一点”,皆量词,古八尺为寻;”斧”对”干”,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种兵器。可谓字字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出人意表。

  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先生。

  旧时某县教谕叶某与友园内赏花,叶出上联,友戏对下联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叶先生出联:

   鸡冠花未放;

   有人对:

   狗尾草先生。

  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与叶先生开了个玩笑。

  代如夫人洗脚;

  赐同进士出身。

  李次青戏答曾国藩。如夫人:即妾之雅称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杨三:杨鸣玉,昆剧名丑,李二:李鸿章

  何能知聚散,无力辨沧桑

  疏影居士 2002-6-6 22:50:00 邮件 悄悄话 引用 编辑| IP| 删除|

  以下无情对,精彩程度:★★

  园中阵阵催花雨;

  席上常常撒酒风。

  学生借属对谏师少饮酒

  屋檐水滴三分雨;

  宰相家人七品官。

  某宰相家人平日仗势欺人,有人乘与宰相对句时进谏,宰相乃逐之

  白虹贯日;

  金鸡纳霜。

  上联为成语,下联为西药名

  乔国老;

  石家庄。

  上联以”庄”对”老”,乃借庄子与老子相对

  牛得草;

  马拉松。

  上联为名演员,下联为体育项目

  在天愿作比翼鸟;

  隔江犹唱后庭花。

  清末某孝廉善撰联,与姬翼亭往来甚密,一日有友戏谓之曰:”君能以姬兄大名撰一联乎?”孝廉略加思索拟成一联,上下联分别出自白居易《长恨歌》、杜牧《泊秦淮》,联嵌姬氏之名”翼亭”

  以下无情对,精彩程度:★

  王瓜;

  后稷。

  清朱竹垞幼时,于塾中习属对,师出”王瓜”,朱对以”后稷”,师怒其所对不类,而服其所对工巧

  黑风吹酒鬼;

  白月照诗人。

  有数人于席间行令,一人出上联,另一人对以下联,两联意境迥不同,形成鲜明对照,但其字面却对之极工

  一匹三青缎;

  六味地黄丸。

  有医生自夸善于属对,适逢一达官用缎裁衣,达官出对,医者属对,达官大喜,款待于内院,又连出两联,医者均以无情对对之。其它两联分别见下”避暑、伤寒”及”玫瑰、梧桐”对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医生对达官第二联

  玫瑰花开,香飘七八九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医生对达官第三联。医生对达官三联,有谓乃医师与其徒弟对者,其二、三联分别为:”避暑最宜淡竹叶;伤寒尤妙小柴胡。””金银花开,香飘七八九里;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李西涯与程篁墩过采石矶,时正雨季,李雨中出上句,程对以下句。此联亦可看作借对

  月圆;

  风扁。

  上面提到的那位客人又出上联相试,大宾回答后,客人不解地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风连侧缝都能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

  饮马四眼井;

  驮人陆耳山。

  陆耳山出城访友,归途过四眼井休息饮马,得上句,一时未曾得对。某日跟纪昀提起,纪言陆本身便是好对,陆不解,纪含笑对出下联,两人大笑。陆耳山:即与纪昀同修《四库全书》之陆锡熊

  三径渐荒鸿印雪;

  两江总督鹿传霖。

  清代天津某富翁重赏征对,最后一无情对获得第一名。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

  额拉和布;

  腰系战裙。

  上联为清代人名

  莫逢韩玉汝;

  可怕李金吾。

  上联为宋时民谣,下联出自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饮》诗

  授小儿秘诀;

  医太仆官方。

  嘲明阉党杨维垣,上联为杨会试童子时所书,被人续以下联。太仆:宦官

  梅香春意动;

  杜老壮心衰。

  罗士琳。梅香:代指丫环;杜:棠梨,借指杜甫

  欲吃新河鸭;

  须交陈海鹏。

  清咸同年间名将陈海鹏解甲归田,于新河养鸭,客至则以鸭待之,有人为之题联

  欲吃新河鸭子;

  须交陈海鹏孙。

  陈海鹏去世,其孙承继祖业,有人续上联为之

  春眠未觉花心动;

  夏礼能言杞足征。

  上联为古诗句,下联化《论语》句

  欲解牢愁唯纵酒;

  兴观群怨不如诗。

  岑春萱拜陆凤石;

  川冬菜炒山鸡丝。

  清末上海有人出联征对,许弼丞属对。岑春萱:清代末年大臣;陆凤石:同治年间状元,弼德院院长

  翻身不忘共产党;

  吃喝全靠秦始皇。

  戏题临潼以兵马俑兴旅游业

  乌拉布;

  蚕吐丝。

  常江。上联为清代人名,下联为一日常用语

  籍忠寅;

  书呆子。

  上联为民国人名,下联为熟语

  鸦片烟鬼;

  燕窝糖精。

  乌拉喜崇阿;

  鸿飞遵远渚。

  上联为清代人名,下联为古诗句

  秋练长江白;

  夏布短海青。

  海青:一种衣物

  天理肥皂;

  地道药材。

  喜怒哀惧爱恶欲;

  柴米油盐酱醋茶。

  室联。上联为人的七种情感,下联为人的七种生活必需品

  海天浔厦屿;

  子弟工农兵。

  题福建厦门鳌园

  文宜浅淡干枯烂;

  人忌胡麻黑胖长。

  嘲某督学

  二、 试作的无情对:

  ●夜来风雨知多少,

  日历电门买东西。(试对)

  ●嫣翠拾得方恨少,(嫣翠是刘罗锅中的小丫鬟,拾得出自寒山寺,方恨少出自温瑞安小说)

  乱红飞过不留痕。

  ●桃红李白,举棹人争采青莲子;

  拱北越南,阿富汉(汗)孟买西班牙。(仿法国荷兰比利时所作,孟在此处为孟浪之意,有点讽刺暴发户了,但李白与青莲还未对上)

  下关上海,摩洛哥捷克阿拉伯(下关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下关花,此联比上面的工整些,上海人自称阿拉)

  红花会对黑手党

  坐地虎对过江龙

  再生缘对

  二奶

  一哥

  乌纱帽

  绿头巾

  两小无猜

  四大皆空

  发布会

  按摩房

  摇头丸

  洗脚房

  麻将室

  建军节

  公仆

  女兵

  年报

  月经

  钢铁纪律

  豆腐工程

  臭水塘

  香山寺。

  奶子府

  勇士营。

  王姑庵

  韦公寺。

  珍珠酒

  琥珀糖。

  单牌楼

  双塔寺。

  文官果

  孩儿茶。

  诚意高香

  细心坚烛。

  天理肥皂

  地道药材。

  细皮薄脆

  多肉馄饨。

  旧柴炭外厂

  新莲子胡同

  奇味薏米酒

  绝顶松萝茶

  京城内外巡捕营

  礼部南北会同馆

  金山寺

  玉河桥

  打秋风

  撞太岁。

  象棋饼

  骨牌糕

  奶子府

  勇士营。

  王姑庵

  韦公寺。

  珍珠酒

  琥珀糖。

  单牌楼

  双塔寺。

  文官果

  孩儿茶。

  诚意高香

  细心坚烛。

  天理肥皂

  地道药材。

  细皮薄脆

  多肉馄饨。

  旧柴炭外厂

  新莲子胡同

  奇味薏米酒

  绝顶松萝茶

  京城内外巡捕营

  礼部南北会同馆

  金山寺

  玉河桥

  打秋风

  撞太岁。

  象棋饼

  骨牌糕

  故乡社区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02 故乡版权所有

一、山西大院文化摭谈之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 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最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个大院的称谓,表现了乔家大院中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的奇离古怪,人们称为“神树”。乔家取得这块地皮的使用权后,原打算移庙不移树。后来乔全美在夜间做了一梦,梦见金甲神告他说:“树移活,祠移富,若要两相宜,祠树一齐移。往东四五步,便是树活处。如果移祠不移树,树死人不富……。”没有多久,此树便奄奄一息。乔全美恐怕得罪了神灵,便照梦中指示的地方,把树移了过去,树真的复活了,而且枝叶繁茂如初。这好象是“真神显灵”,真有其神,于是又在侧院前修了个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时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通天棂门,门楼的卡口是南极星骑鹿和百子图木雕。上有阳台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砖雕扶栏,正中为葡萄百子图,往东是奎龙和喜鹊儿登海;西面为鹭丝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最上面为木雕,刻有奎龙博古图。站在阳台上可观全院。由于两楼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楼翘起,故叫做“双元宝”式。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朱光效果也很好,显然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增添了异国风情。

    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乔家大院大门座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块,上书“古风”。雄健的笔力同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这同作为巨商大贾的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进入大门,走完那长长的甬道,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两明两暗。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装饰精彩,富丽堂皇。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木雕: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

    二院正门木雕有八骏马及福禄寿三星图,又叫三星高照图。二院二进门木雕有:花博古和财神喜神。这花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北宋大观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为“博古图”。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门楼为南极仙骑鹿和百子图。其它木雕还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是一种民间神话故事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宋随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后分为二神,称“和合二仙”。二仙亦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合,取“和谐合好”之意。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以示吉利。

    此外,柱头上的木雕也是多种多样。如八骏、松竹、葡萄,表示蔓长多子、挺拨、健壮;芙蓉、桂花、万年青,表示万年富贵;过厅的木夹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献寿”,即传统装饰纹之一。“八仙献寿”,是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彩和、何仙姑八仙赴会瑶池,为西王母祝寿,以此组成的画面纹样,造形优美,栩栩如生。全院现存有木雕艺术品三百余件,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砖雕: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立柱上有四个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暗八仙”也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以古代传说中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而组成图案。相传汉钟离轻摇小扇乐陶然,常执小扇;吕洞宾剑显灵光魑魅惊,常背一剑;张果老鱼鼓敲起有梵音,常执鱼鼓;曹国舅玉板和声万籁清,常执玉板;铁拐李葫中岂只存五福,常带葫芦;韩湘子紫箫吹度干满静,常执一箫;蓝彩和花篮内蓄无凡品,常携花篮;何仙姑手执荷花不染尘,常执荷花。因只采用他们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时采用较多。

    二院大门的马头正面为犀牛贺喜,侧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栏雕,从东往西数,一是喜鹊登梅,二是奎龙腾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鹭丝戏莲,五是麻雀戏菊。东偏院过门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书画,亦取吉祥之意。

    三院大长廊,马头正面麒麟送子,侧面松竹梅兰,又梅兰竹菊。中国画正是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总称,花鸟画为其分支。宋、元时期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梅兰加松树,称“松竹梅”,又叫“岁寒三友”。元代吴镇在“三友”外加兰花,名“四友图”。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黄凤他辑《梅兰竹菊四谱》中,又叫“四君子”。后人又加上松树或水仙、奇石,合称“五清”或“五友”。清代王概编《芥子图画传》第三辑,即为《梅兰竹菊四谱》。这类题材,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韧、乐观以及不畏强暴的精神。

    四院门楼中为香炉,侧为琴棋书画。院内“梯云筛月”亨有四狮(时)如意、梅根龙头、四季花卉、花开富贵。并有掩壁,赵铁山书写题字。右边为暗八仙,狮子滚绣球,表示平安如意。还有凤凰戏牡、鹿鹤同春。左边为双鱼、戟罄,属吉祥如意图,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乐器中的罄和鱼纹组成的画面,取戟与吉、罄与庆、鱼和余的同音,表示吉庆有余。西跨院正房门楼有葡萄与菊花百子,上面扶栏为琴棋书画及博古图。四个马头正面为四个狮子,侧面为四季花卉。特别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过的《百寿图》雕一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五院门楼马头为麒麟送子,院内四个马头为鹿鹤桐松。南正房门楼为菊花百子,中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图”。七夕乞巧图是民间神话故事画题。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夜,相传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这一夜,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牛郎、织女都是星名,演化为神话人物,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给了河西的牛郎后,织造中断。天帝大怒,责令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月初七夜相会一次。《风俗通》中记载:织女会牛郎时,喜鹊于天河上为之搭桥,名鹊桥。七夕乞巧图,初始于北宋画家侯翼所作,后逐渐广传。

    六院东院进门两侧为喜鹊登梅,背面为青竹和“福禄寿”三字。四个马头为暗八仙。正房扶栏中为葡萄,东为莲花,西为牡丹。前院内有“福德祠”,八宝图上有两个活灵活现的狮子和喻为吉庆有余的图案。

    石雕:乔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艺虽比较少见,却是十分精细。现有几对石狮,石狮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的石狮为踱步前行状,刀纹如新,锋芒犹在,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其顾盼自豪的头部,提起全身的神气,表现狮子的雄壮、英武而不失真,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还有阴纹线刻,如五院门蹲石狮底座为“金狮白象”,中为“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辈辈封侯”。南房柱石底垫为“渔樵耕读”、“麻姑献寿”等。六院门蹲石狮石础上有“出将入相”、“神荼郁垒”(相传古代以神荼、郁垒为门神,可以御凶邪避鬼魅)、“得胜返朝”等线刻,图像清晰,故事引人,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彩绘: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这些图案,堆金立粉和三兰五彩的绘画各有别致。所用金箔,纯度很高,虽经长期风吹日晒,至今仍是光彩熠熠。立粉工艺十分细致,须一层干后再上一层,这样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逼真的浮雕制成为止,最后涂金。涂金是用人头上的油污贴上去的,因其太薄,必须挑选晴朗无雨无风的天气,才能进行操作,可见完成一件图案作品是相当费劲、费时的了。其它还有线条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经久不褪,色泽鲜艳。

    牌匾: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丹枫阁”建成后,傅山为其亲笔题了匾,同时,戴廷式写了“丹枫阁记”,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一匾二记三跋,语句令人费解。细分析,戴廷式《丹枫阁记》的大意是:公元1660年9月,他做了一梦,梦见和几个穿古代服饰的人在城外同行。忽然发生了一场大的变动,回头看时,已无平坦之路可行,前面是悬崖峭壁,崖上长满枫树和青松,中间还有一小阁,匾上写得“丹枫”二字……。他醒后就按梦中的式样建筑了“丹枫阁”。其实戴廷式梦见穿古装的人出行,是对故国的怀念。发生了一场大变动,是指政局变化。《丹枫阁记》的真正含义是:国家灭亡,国难当头,放建“丹枫阁”,以寄托亡明之痛。傅山在《丹枫阁记》后写的《跋》中所言:“丹”是指读书的中心,“枫”是戴廷式的字,“阁”是戴廷式读书的地方。故把“阁”命为“枫”,把“丹”字写在前面以示醒目。“丹”表示红色,又表示忠心;“枫”既表示气节,又表示红色,都充盈着对明朝朱家的怀念思想。

    此外,还有各院的门匾,例如“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寓意。

    总之,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民俗学的殿堂。步入其间,既会得到美的享受,又会使人增长许多知识。因此,来祁县民俗博物馆一游,从艺术、科学、文化、趣味每个方面,都会使您感到获益非浅,不虚此行。

二、[信手拈书]读钱闲猜

《管锥编》,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版。定价:80.00元。

  钱钟书为什么要著《管锥编》?怎么想到弄这个的?

  这个问题可能已经有人说过,钱钟书对此可能也有过话说,我都不知道。不知道有不知道的好处,可以继续好奇和猜想。

  钱钟书出书,书前基本都有序。喜欢钱钟书的序,篇幅多不长,低调,实在,不用大词,不说大话,就像迎客,不在门口啰嗦,只让人进屋随便坐。

  真若啰嗦,可能是浅,也许是笨,弄不好还可能是蠢了。一部《围城》,钱钟书在序中就小说本身只写了这样几个字:“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人是复杂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的,还是到小说里去看吧。还有,小说写出来,就不再是作者的,相信读者各有看法,各有眼力。

  钱钟书在《管锥编》前也有序,序不长,只有一百二十多字。在这里,却又恨钱钟书写序不长了。真想听钱钟书好好说一说,说说他著书的缘起,说说他著述过程中的想法,说说他藏在书中的狡猾和得意,说说他的文心和哲思。

  也许,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柯灵先生在《促膝闲话中书君》一文中说“博极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抱”。钱钟书可能把他一生的所见所读所思所想都放到这部书里了。经的多,见的多,读的多,想的多,在在都有想法,处处都有话想说,就有了《管锥编》这样的书,这书单看有树木,连片是森林,却不是什么中心思想和主题能盖得住的。

  向序文中看,却又猜想,钱钟书这书是玩出来的。一边读书,一边生出许多想法,读的多了,想法也多,不耐伏案展纸,顾不上长篇大论,即使有照相般的记忆,也恨不得一吐为快,随时随地想把所思所想留在书卷纸头上。钱钟书序《写在人生边上》就说:“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 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钱钟书序《管锥编》一百二十多字前八个字是:“瞥观疏记,识小积多。”

  再仔细看,仅有《管锥编》,似乎并不让人满意,钱钟书也许心有不甘,也许还有更多想法。他在《管锥编》的《序》里这样写道:“学焉未能,老之已至!”——注意,钱钟书在这里用了个感叹号,这个感叹号里可能也有许多内容,就像《围城》和《管锥编》一样,怕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学焉未能,老之已至!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假吾岁月,尚欲赓扬。”

  也许,钱钟书到底还是知道,假以时日,怕是不可能了,他的著述可能也就由一开始的“识小积多”而渐渐成为自觉。他在序文中说:“敝帚之享,野芹之献,其资于用也,能如豕苓桔梗乎哉?或庶几比木屑竹头耳。”钱钟书虽于世事看得开,对相伴度日的《管锥编》还是在意的,他在一百二十多字的序文里用三十二个字向他的朋友表示感谢:“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小叩辄发大鸣,实归不负虚往,良朋嘉惠,并志简端。”

  钱钟书这篇序文写于1972年8月,从中华书局编辑部1994年6月“重印说明”上看,《管锥编》是1979年才出版的。

  有人为皇帝作歌说,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皇帝也是人,就不说他什么了。如果能多给钱钟书些时间,《管锥编》也许会多几册,许多小小的题目,也许会长成难得的著作。

  【附】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目录

  周易正义二七则

  一 论易之三名 一字多意之同时合用

  二 乾 体用之名

  三 泰 《泰》为人中之说

  四 蛊 干蛊之解

  五 观 神道设教

  六 噬 噬嗑为相反相成之象

  七 颐 口舌与口腹

  八 大过 男女歧视不齐

  九 睽 睽有三

  一0 损 互文相足

  一一 姤 豕象食色

  一二 革 息兼消长两义——革为反象以征

  一三 震 苏苏与簌簌

  一四 艮 注疏亦用道家言——欲止于背

  一五 渐 征夫不复与荡子不归

  一六 归妹 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

  一七 系辞(一) 无可名与多名

  一八 系辞(二) 天不与人同忧

  一九 系辞(三) 知几

  二0 系辞(四) 洗心

  二一 系辞(五) 修辞兼言之例

  二二 系辞(六) 物同理同

  二三 系辞(七) 屈以求伸

  二四 系辞(八) 物相杂成文

  二五 系辞(九) 祸福倚伏

  二六 说卦(一) “前”“后”“往”“来”等字互训

  二七 说卦(二) 天地似象

  毛诗正义六0关则

  一 诗谱序 诗之一名三训

  二 关雎(一) 风之一名三训

  三 关雎(二) 声成文

  四 关雎(三) 声与诗

  五 关雎(四) 兴为触物以起

  六 关雎(五) 丫叉句法——辗转反侧解

  七 卷耳 话分两头

  八 桃夭 花笑

  九 芣莒 乱离不乐有子

  一0 汝坟 匹与甘

  一一 行露 修辞之反词质诘

  一二 摽有梅 重章之循序前进

  一三 野有死麕 吠尨

  一四 柏舟 盐可茹

  一五 燕燕 送别情境——《诗》作诗读

  一六 击鼓 “契阔”诸义

  一七 谷风 夫妇与兄弟

  一八 旄丘 耳聋多笑

  一九 泉水 舟车皆可言“驾”

  二0 北风 “莫黑匪乌”之今谚

  二一 静女 尔汝群物

  二二 桑中 诗作自述语气非即诗人自陈行事

  二三 淇奥 《正义》隐寓时事——诗文中景物不尽信而可征——“君子”亦偶戏谑

  二四 硕人 《诗》《骚》写美人——“无使君劳”可两解

  二五 氓 叙事曲折——“士”“女”钟情之异

  二六 河广 诗文之词虚而非伪

  二七 伯兮 《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心愁而致头痛

  二八 木瓜 投赠与答报

  二九 君子于役 螟色起愁

  三0 采葛 身疏则谗入

  三一 叔于田 韩愈文来历

  三二 女曰鸡鸣 憎鸡叫旦

  三三 有女同车 形容词之“情感价值”与“观感价值”——“都”犹“京样”

  三四 狡童 含蓄与寄托——《诗》中言情之心理描绘

  三五 鸡鸣 憎闻鸡声又一例

  三六 敝笱 云无心

  三七 陟岵 己思人乃想人亦思己、己视人适见人亦视己

  三八 伐檀 诗之象声——风行水上喻文

  三九 蟋蟀 正言及时行乐

  四0 山有枢 反言以劝及时行乐

  四一 绸缪 “良人”

  四二 驷铁 “媚子”与佞幸

  四三 蒹葭 “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

  四四 衡门 慰情退步

  四五 泽陂 “风人体”——古人审美

  四六 隰有苌楚 无情不老

  四七 七月 “伤春”诗

  四八 鸱鸮 鸟有手

  四九 四牡 “忠孝不能两全”

  五0 采薇 刻划柳态

  五一 杕杜 借卉萋鹳鸣以写思妇

  五二 车攻 以音声烘托寂静

  五三 正月 鸟为周室王业之象——跼天蹐地——“潜伏”而仍“孔昭”——“哿”之字义与句型——怨天——诅祖宗

  五四 雨无正 语法程度

  五五 小弁 练字

  五六 大东 有名无实之喻

  五七 楚茨 巫之一身二任

  五八 大明 “师尚父”

  五九 桑柔 “执热”

  六0 常武 《诗》咏兵法

  左传正义六七则

  一 杜预 五例——《左传》之记言

  二 隐公 孔疏颇不信神异

  三 隐公元年 牾生——待熟——因果句与两端句——考词之终始——“阐释之循环”——“志”字歧义

  四 桓公元年 古“艳”“丽”通用于男女

  五 桓公十五年 “人尽夫也”

  六 庄公六年 以空间示时间

  七 庄公十年 “肉食者鄙”——“加”字义——“可战”“不?”问对——“战、勇气也”

  八 庄公十四年 息嬀“未言”

  九 庄公十九年 兵谏笞谏皆在楚

  一0 庄公二十八年 “幕有乌”

  一一 闵公元年 “与其”与“宁”

  一二 闵公二年 句中著一字而言外反三隅

  一三 僖公四年 “重言”

  一四 僖公五年 左氏之“怪”“巫”——“鬼”、“神”、“鬼神”——上帝与周王——神不聪明正直

  一五 僖公二十二年 兵不厌诈——词负而意正、词正而意负

  一六 僖公二十四年 “无极”与“无终”

  一七 僖公二十六年 “玉”为礼节词头

  一八 僖公二十七年 治军以刑僇立威

  一九 僖公二十八年 “知难而退”——“戏”与战——“中息之老”

  二0 文公元年(一) 相人

  二一 文公元年(二) 蜂目

  二二 文公七年 先发与后发

  二三 文公十年 “强”字用于老死

  二四 文公十四年 “夫人”与“夫”

  二五 宣公二年 一饭之恩仇

  二六 宣公十二年(一) 人相食

  二七 宣公十二年(二) “困兽犹斗”

  二八 成公二年 “殿”“填”与“镇”——戎礼与戎仪

  二九 成公十年 不材得终其天年——病入膏肓——陷厕

  三0 成公十五年 “达节”即“权”

  三一 成公十六年 借乙口叙甲事

  三二 襄公四年 记言中断

  三三 襄公九年 小国介两大间

  三四 襄公十四年 “性”即“生”

  三五 襄公二十一年(一) “盗”与“民贼”

  三六 襄公二十一年(二) “无室”

  三七 襄公二十一年(三) “美色恶心”

  三八 襄公二十一年(四) 避复

  三九 襄公二十三年 “美疢”

  四0 襄公二十四年 将死言善

  四一 襄公二十五年(一) 记事仿古——“与”

  四二 襄公二十五年(二) “文辞”

  四三 襄公二十五年(三) “恶”

  四四 襄公二十六年 “视之尤”

  四五 襄公二十七年 “终身用兵而不自知”

  四六 襄公二十八年 断章取义——易内

  四七 昭公元年(一)“垂橐”——七口八舌之记言——言祥殃不验之例——杂糅情感

  四八 昭公元年(二) 释医和语

  四九 昭公五年 作文首尾呼应

  五0 昭公七年 “淫厉”即“冤魂”

  五一 昭公十一年 “尾大不掉”

  五二 昭公十二年 卜筮因人而异吉凶

  五三 昭公十七年 水火为夫妇

  五四 昭公十八年 愚民说

  五五 昭公十九年 诛心与诛迹

  五六 昭公二十年 和别于同——“古而无死”

  五七 昭公二十二年 雄鸡自断其尾

  五八 昭公二十八年(一) “惟食忘忧”

  五九 昭公二十八年(二) 如皋射雉

  六0 昭公三十年 为三师以肄

  六一 定公三年 “夷射姑旋焉”

  六二 定公四年 意申不待词备

  六三 定公十四年 不“信”而可为“义”

  六X 哀公三年 “拾瀋”与“覆水”

  六五 哀公七年 对话省“曰”字

  六六 哀公十一年 出使属子

  六七 哀公十二年 “木毙”与“国狗”解

  史记会注考证五八则

  一 裴駰集解序 班书评马——司马氏父子异尚

  二 五帝本纪 我国史学之肇端

  三 周本纪 “其声魄”——褒姒笑

  四 秦始皇本纪 评点《史记》——本纪为《春秋》经、传之结合——铜铸兵与铁铸兵——“写放”——“徐市”——变法焚书——“今年祖龙死”——“棺载輼輬车中”——字根眢论——“夜行”——“鹿马易形”——“束蒲为脯”——野语无稽而颇有理

  五 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用字重而非赘——项羽性格——鸿门宴纪事——“今”字——挑战——垓下歌——重瞳

  六 高祖本纪 引碑证史——“跳”——“却行”——不医曰可治

  七 吕后本纪 厕

  八 礼书 子夏语

  九 律书 “名士”——兵与刑

  一0 封禅书 “云”——三神山——“物”——封禅泰山——长寿学仙——封禅与巫蛊

  一一 宋微子世家 射天

  一二 赵世家 “即”字——置儿绔中——文字重见

  一三 孔子世家 孔为汉制法

  一四 陈涉世家 “贵毋相忘”与“贵易交”

  一五 外戚世家 言妃匹而及命——“媚道”与“射刺”——诸先生——薄姬梦

  一六 齐悼惠王世家 失火之喻

  一七 齐相国世家 将相买田地

  一八 留侯世家 “动将以利”——“卧傅”

  一九 陈丞相世家 克夫——“宰天下”——“天道”与“阴德”

  二0 绛侯周勃世家 详事而略境——“君令有所不受”

  二一 五宗世家 “内宠外宠重复重”

  二二 伯夷列传 列传以老子为首——“以暴易暴”——“天道”

  二三 管晏列传 “搭天桥”——世多有其书而传或载或否

  二四 老子韩非列传 寓言入史——“离辞”——补偿反应——工于谋人、拙于卫己

  ——“因应”

  二五 孙子吴起列传 《十三篇》——攻心

  二六 苏秦列传 前倔后恭——穷愁著书

  二七 樗里子甘茂列传 “滑稽”

  二八 孟尝君列传 “市道交”

  二九 春申君列传 “两虎相斗”

  三0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叙事增饰

  三一 田单列传 神师一火牛

  三二 鲁仲连邹阳列传 稠叠其词——“尔耳”——比物连类

  三三 吕不韦列传 “色衰爱弛”

  三四 刺客列传 君臣恩义——“借躯”

  三五 李斯列传 “一切”——《谏逐客书》——“正用此时”——屈打成招——反言

  三六 张耳陈余列传 交不终

  三七 魏豹彭越列传 “形”

  三八 黥布列传 田横耻事汉王——报应与轮回

  三九 淮阴侯列传 心口自语——“必”——功臣——“桀犬吠尧”

  四0 田儋列传 “画”与“图”

  四一 郦生陆贾列传 “马上得天下”——“数见不鲜”

  四二 遍鹊仓公列传 “视垣一方”——无种子术——韩女病——信巫不信医

  四三 魏其武安侯列传 “相体”——称谓不一——爽约——“腹诽”、“巷议”——“首

  鼠两端”——记事增饰

  四四 韩长孺列传 父兄虎狼——往复辩论

  四五 李将军列传 生不遇时——中石没镞

  四六 匈奴列传 “必……者”

  四七 卫将军骠骑列传 学古兵法

  四八 平津侯主父列传 “廉易而耻难”——“五鼎食、五鼎烹”——世态

  四九 司马相如列传 自序——文君夜奔——“独不”——“繁类成艳”——决眥——

  “中必叠双”——《海赋》、《江赋》之先河——犯复——“上林”、“子虚”

  ——谏猎——“峥嵘”——“劝百而风一”

  五0 汲郑列传 “踞厕”——“刀笑吏”——《赞》

  五一 儒林列传 “汤武革命”——冠履喻——“家人”

  五二 酷吏列传 乾没

  五三 大宛列传 张骞、苏武——狼乳弃婴

  五四 游侠列传 “存亡死生”

  五五 佞幸——“姓邓名通”——宦者——时

  五六 滑稽列传 优言无邮——归谬法——葬于人腹——献鹄事——内学与外学

  五七 货殖列传 “崇势利”——“若水之趋下”——钱——治生产——“人弃我取”

  ——“归叙富厚”——“求富”——“宁爵毋刁”——“贫贱足羞”——“蚊”

  五八 太史公自序 司马谈论六家各有其是——道家为术——“健羡”——混淆司马父

  子之论——“厉怜王”——“唯唯!否否!”——《太史公书》——“先马走”

  增 订

三、山西古城游第三站:乔家大院

  山西古城游

  第三站: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晋中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 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最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个大院的称谓,表现了乔家大院中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的奇离古怪,人们称为“神树”。乔家取得这块地皮的使用权后,原打算移庙不移树。后来乔全美在夜间做了一梦,梦见金甲神告他说:“树移活,祠移富,若要两相宜,祠树一齐移。往东四五步,便是树活处。如果移祠不移树,树死人不富……。”没有多久,此树便奄奄一息。乔全美恐怕得罪了神灵,便照梦中指示的地方,把树移了过去,树真的复活了,而且枝叶繁茂如初。这好象是“真神显灵”,真有其神,于是又在侧院前修了个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时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通天棂门,门楼的卡口是南极星骑鹿和百子图木雕。上有阳台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砖雕扶栏,正中为葡萄百子图,往东是奎龙和喜鹊儿登海;西面为鹭丝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最上面为木雕,刻有奎龙博古图。站在阳台上可观全院。由于两楼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楼翘起,故叫做“双元宝”式。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朱光效果也很好,显然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增添了异国风情。

  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乔家大院大门座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块,上书“古风”。雄健的笔力同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这同作为巨商大贾的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进入大门,走完那长长的甬道,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两明两暗。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装饰精彩,富丽堂皇。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 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木雕: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

  二院正门木雕有八骏马及福禄寿三星图,又叫三星高照图。二院二进门木雕有:花博古和财神喜神。这花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北宋大观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为“博古图”。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门楼为南极仙骑鹿和百子图。其它木雕还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是一种民间神话故事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宋随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后分为二神,称“和合二仙”。二仙亦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合,取“和谐合好”之意。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以示吉利。

  此外,柱头上的木雕也是多种多样。如八骏、松竹、葡萄,表示蔓长多子、挺拨、健壮;芙蓉、桂花、万年青,表示万年富贵;过厅的木夹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献寿”,即传统装饰纹之一。“八仙献寿”,是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彩和、何仙姑八仙赴会瑶池,为西王母祝寿,以此组成的画面纹样,造形优美,栩栩如生。全院现存有木雕艺术品三百余件,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砖雕: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立柱上有四个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暗八仙”也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以古代传说中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而组成图案。相传汉钟离轻摇小扇乐陶然,常执小扇;吕洞宾剑显灵光魑魅惊,常背一剑;张果老鱼鼓敲起有梵音,常执鱼鼓;曹国舅玉板和声万籁清,常执玉板;铁拐李葫中岂只存五福,常带葫芦;韩湘子紫箫吹度干满静,常执一箫;蓝彩和花篮内蓄无凡品,常携花篮;何仙姑手执荷花不染尘,常执荷花。因只采用他们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时采用较多。

  二院大门的马头正面为犀牛贺喜,侧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栏雕,从东往西数,一是喜鹊登梅,二是奎龙腾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鹭丝戏莲,五是麻雀戏菊。东偏院过门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书画,亦取吉祥之意。

  三院大长廊,马头正面麒麟送子,侧面松竹梅兰,又梅兰竹菊。中国画正是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总称,花鸟画为其分支。宋、元时期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梅兰加松树,称“松竹梅”,又叫“岁寒三友”。元代吴镇在“三友”外加兰花,名“四友图”。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黄凤他辑《梅兰竹菊四谱》中,又叫“四君子”。后人又加上松树或水仙、奇石,合称“五清”或“五友”。清代王概编《芥子图画传》第三辑,即为《梅兰竹菊四谱》。这类题材,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韧、乐观以及不畏强暴的精神。

  四院门楼中为香炉,侧为琴棋书画。院内“梯云筛月”亨有四狮(时)如意、梅根龙头、四季花卉、花开富贵。并有掩壁,赵铁山书写题字。右边为暗八仙,狮子滚绣球,表示平安如意。还有凤凰戏牡、鹿鹤同春。左边为双鱼、戟罄,属吉祥如意图,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乐器中的罄和鱼纹组成的画面,取戟与吉、罄与庆、鱼和余的同音,表示吉庆有余。西跨院正房门楼有葡萄与菊花百子,上面扶栏为琴棋书画及博古图。四个马头正面为四个狮子,侧面为四季花卉。特别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过的《百寿图》雕一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五院门楼马头为麒麟送子,院内四个马头为鹿鹤桐松。南正房门楼为菊花百子,中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图”。七夕乞巧图是民间神话故事画题。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夜,相传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这一夜,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牛郎、织女都是星名,演化为神话人物,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给了河西的牛郎后,织造中断。天帝大怒,责令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月初七夜相会一次。《风俗通》中记载:织女会牛郎时,喜鹊于天河上为之搭桥,名鹊桥。七夕乞巧图,初始于北宋画家侯翼所作,后逐渐广传。

  六院东院进门两侧为喜鹊登梅,背面为青竹和“福禄寿”三字。四个马头为暗八仙。正房扶栏中为葡萄,东为莲花,西为牡丹。前院内有“福德祠”,八宝图上有两个活灵活现的狮子和喻为吉庆有余的图案。

  石雕:乔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艺虽比较少见,却是十分精细。现有几对石狮,石狮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的石狮为踱步前行状,刀纹如新,锋芒犹在,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其顾盼自豪的头部,提起全身的神气,表现狮子的雄壮、英武而不失真,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还有阴纹线刻,如五院门蹲石狮底座为“金狮白象”,中为“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辈辈封侯”。南房柱石底垫为“渔樵耕读”、“麻姑献寿”等。六院门蹲石狮石础上有“出将入相”、“神荼郁垒”(相传古代以神荼、郁垒为门神,可以御凶邪避鬼魅)、“得胜返朝”等线刻,图像清晰,故事引人,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彩绘: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这些图案,堆金立粉和三兰五彩的绘画各有别致。所用金箔,纯度很高,虽经长期风吹日晒,至今仍是光彩熠熠。立粉工艺十分细致,须一层干后再上一层,这样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逼真的浮雕制成为止,最后涂金。涂金是用人头上的油污贴上去的,因其太薄,必须挑选晴朗无雨无风的天气,才能进行操作,可见完成一件图案作品是相当费劲、费时的了。其它还有线条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经久不褪,色泽鲜艳。

  牌匾: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丹枫阁”建成后,傅山为其亲笔题了匾,同时,戴廷式写了“丹枫阁记”,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一匾二记三跋,语句令人费解。细分析,戴廷式《丹枫阁记》的大意是:公元1660年9月,他做了一梦,梦见和几个穿古代服饰的人在城外同行。忽然发生了一场大的变动,回头看时,已无平坦之路可行,前面是悬崖峭壁,崖上长满枫树和青松,中间还有一小阁,匾上写得“丹枫”二字……。他醒后就按梦中的式样建筑了“丹枫阁”。其实戴廷式梦见穿古装的人出行,是对故国的怀念。发生了一场大变动,是指政局变化。《丹枫阁记》的真正含义是:国家灭亡,国难当头,放建“丹枫阁”,以寄托亡明之痛。傅山在《丹枫阁记》后写的《跋》中所言:“丹”是指读书的中心,“枫”是戴廷式的字,“阁”是戴廷式读书的地方。故把“阁”命为“枫”,把“丹”字写在前面以示醒目。“丹”表示红色,又表示忠心;“枫”既表示气节,又表示红色,都充盈着对明朝朱家的怀念思想。

  此外,还有各院的门匾,例如“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寓意。

  总之,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民俗学的殿堂。步入其间,既会得到美的享受,又会使人增长许多知识。因此,来祁县民俗博物馆一游,从艺术、科学、文化、趣味每个方面,都会使您感到获益非浅,不虚此行。

  乔家大院规模没有王家大院大,但他的名气不小,整个建筑看上去精致,加之这里拍了一部电影,名声在外。在乔家大院我们也就用了一个多小时就转完了。下一站开始向太原附近的晋祠出发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0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