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药王”孙思邈养生的“四少诀”

erjian2022-10-27 14:00:43理论探究77来源:巴马长寿网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不仅研究药方治病救人,而且很注重日常的养生,提出了“善养性”“治未病”“消未患”等养生法,他一百多岁的高寿无疾而终。他在《孙思邈方书》中说过一句话:“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诀了。”寥寥数字,道出了最简单易行的养生“四少诀”。

  少说话,以防损伤肺气:现代社会处处需要沟通,工作中免不了随时接打电话、汇报请示,下了班很多人也喜欢聚会聊天、唱唱卡拉OK。然而,成天口不停说会伤气,尤其是伤肺气。正所谓“日出千言,不病自伤”,消耗肺气容易使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因此,适当放慢语速、少说些话,可保护、收敛肺气,给身体“节能”。

  少思虑,避免气机郁结:当前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不少人背负重压,心事重重,甚至吃不下、睡不着。正所谓“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思虑过度容易导致气机郁结不行,进而引起疾病。不妨顺其自然,不要反复纠结一些小事,更不可钻牛角尖,抱着乐观的心态解决问题。

  少吃点,避免心气不足:随着物质生活改善,人们吃得越来越好,很多人甚至以“吃货”自居。然而,《古乐府》三叟诗中提出,“量腹节所受”是老人长寿的因素之一。现代医学也证实,吃“七分饱”有助养生。吃太多容易导致气滞,使心气不足,增加肠胃负担,还会导致肥胖、高血脂等问题。要做到七分饱,必须细嚼慢咽,在“似饱非饱”时马上撂筷子。

  少赖床,以防气血不畅:许多上班族平时工作累,周末喜欢睡懒觉;也有人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等心烦意乱,夜不能寐。中医认为,睡眠的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睡多睡少对身体都没有好处。孙思邈还说过:“养生之道,常欲小劳。”睡得太多、缺乏活动,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骨脆弱,脏腑功能减退。作息时间最好保持规律,睡前不宜运动,也不宜大喜大悲,可以适当静坐、散步,或听点舒缓的音乐等,使身体渐入佳“静”。

一、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可以强健肠胃。

  耳常鼓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按摩十术 养颜补脑强身 [按摩]常揉“四区”利健康 秋季脚部按摩“宝典”(图)

  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

  脚常搓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本文由广州男科医院:小编整理发布,请注明。

二、孙思邈的“四少养生诀”

  孙思邈的“四少养生诀”

  蒋成博

  摘要:本文将孙思邈“四少养生诀”做一简要阐释,与各位分享其中的养生意趣。

  关键词:孙思邈、养生

  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享年102岁,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以悬壶济世为业,被尊为“药王”。“药王”注重“修身养性”,在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多处专论“养性”。其“卫生歌”、“养生铭”、“摄养论”、“长寿歌”等脍炙人口,早已流传于世,为历朝历代养生者所喜爱,但遗憾的是,“四少养生诀”却很少被人们提及。本文将《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载“四少养生诀”做一简要总结,与大家分享如下:

  “四少养生诀”原文:“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快了。”

  “口中言少”:古人认为,津液和真气是人生命之本,不可随意耗散,因此,特别讲究保津、惜气。多言容易耗散津液和真气,故古人主张少言。同时,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言少可防患于未然,避免口中之患。而且,言少自然思虑减少,这样更便于清心寡欲,修身养性。

  “心中事少”:古人主张清心寡欲,修身养性,言少之外,心中事少尤为重要。于是,有“难得糊涂”的警世恒言,它告诫世人“心中事少”,不要胡思乱想,以保持内心的恬淡娴静,从而颐养天年。

  “腹中食少”:俗语云:“七八分饱人不老”,道家亦主张“少食为根”,《内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养生三要》说:“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如此等等,都倡导少食。在古人看来,适当少食有利于养生,现代科学也证实了这一点,尤其晚餐应适当少食。

  “自然睡少”:孙思邈认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而不主张多睡。这正合古人“久卧伤气”之说。不仅如此,现代科学也证明了“少睡”的科学性所在。2007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成人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不利于健康,最佳睡眠时间应控制在每日7——8小时为宜,每日睡眠超过8小时患病死亡风险更高。这一结果提醒人们睡眠要有节制。

  孙思邈活到102岁,父母遗传固然重要,但善于遵循“四少养生诀”进行养生修行,更是其长寿要诀,值得仿效。

  2010年6月28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7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