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综合咨询

综合咨询

小脚女人-- 我姥姥的故事(原创)

erjian2022-06-10 10:41:33综合咨询60来源:巴马长寿网

小脚,也叫三寸金莲,我姥姥和奶奶都是小脚女人,如今姥姥去世三年了,我还经常在梦里见到她满头的白发,清瘦的面容,和颤巍巍的身影。而我的奶奶和爷爷依然健在,九十多岁了,分别属蛇和猴.

   八十岁左右或者更老的老人大都小时侯包过小脚,长长的裹脚布层层叠叠的走起路来十分的吃力,全靠后脚掌用力,听人家说,小脚就是四个卧倒,一个冲锋.

   姥姥一辈子命苦.从小就命苦.姐妹三个,她最小,十几岁没了娘,人家都说宁可不跟当官的爹,也要跟那要饭的娘。

   姥姥她爹是个医生,腿有点 跛,有个祖传的手艺,家里有头驴,开个药铺,也算中等人家不愁吃穿。.她娘有病年纪轻轻没了,她没了疼她的母亲,就没了依靠的主心骨,二十一岁的她没有跟姥爷见面就上了花轿,根本不曾了解对方,听她说,当时花轿一落地.看娶亲热闹的妇女就在轿子外面说,哎呀,这么俊的小脚,,脸跟白瓷碗似的,怎么嫁给那家的,可惜了.

   二十一岁,在当时村里头算是老姑娘了,她爹也愁小闺女舍不得让她走,但也在家一年年大了,听了她姑姑的说媒,说姥爷家里有两处房子,还有几十亩的地,有骡子有马,勤快的不错的人家.,

   姥姥要嫁的那家人也有个小脚的女人,就是我姥姥的婆婆,据姥姥说她婆婆常用麻丝织夏布,也可用布粘成硬壳晒干后做成那种尖尖的小脚鞋子.她老人家有时吸个大烟袋,一百多岁时候却总说自己九十九岁,

  姥姥出生于1915年,应该是辛亥革命以后,那个时候在广大封建的农村竟然还延续女人包小脚残害妇女的的陋习,姥姥说,那时侯不包小脚大家都嘲笑,甚至大脚是找不到好人家的。如果想嫁的出去,嫁得好就要包的小脚又小又漂亮,比如,她的小脚就是村里数一数二的.那时侯,她才六七岁,被她妈妈强硬的给包上了脚,平时不出门,贪玩,也就只能跟一般大的小姑娘一起做针线,有时,也只能扶着墙走出去看看外边的热闹。

  .属兔的,后来她常跟我说,要结婚的两个人啊还是要看属相的,两只兔子在一起就打架,更别说什么龙虎斗了 。 我记得小时侯,打陀螺玩游戏的时候就常说,懒老婆,懒老婆,不打不干活。过日子就是过脾气,夫妻两人恩爱即使穷的喝水也舒坦,夫妻不和吵架即使对着金山也咽不下饭.

  姥姥结婚后没有多久,就发现姥爷脾气不太好,一句话说不好,或者他赶集回家敲门时候姥姥答应的迟了,或者开门晚了,或者洗手洗脚的水太热太凉了,为了这个姥爷就常掀翻了一桌子饭菜,让姥姥重新作饭端上来.若姥姥一张嘴就是可能面临一顿打,说姥爷有心理缺陷或疾病使用暴力也是确切的,因为院子里很多篱笆,顺手捞起个柳条或酸枣条都是可能的。,而她婆婆在一边装做没看见似的,那冷漠的眼神仿佛也如柳条如刀子如荆棘一般也打痛了割痛了刺痛了姥姥的心.

  姥姥的反抗根本没有用,她的力量太小了,微不足道,她也走不了多远.

  那时侯,兵荒马乱的年代,日本鬼子的碉堡就设立在镇子上,四处抓壮丁成立伪军.

  人们当时能吃上饭已经不容易了.这个大家庭所有人的吃穿用,和地里的耕种收获以及院子里骡子马和猪牛鸡的,主要重体力活都是靠大脚丫子的姥爷他们弟兄三个人辛苦操劳,起早贪黑的干活,挣钱维持这个大家的。那时侯姥姥年轻如果越是回嘴得到的冷漠更多,挨打也更多,婆婆也管不了儿子,她也是从媳妇熬成了婆婆过来的.姥姥的娘家没有兄弟依仗,她父亲真是秀才遇到兵无法讲道理,敢怒不敢言身体又不中用,每次姥姥伤心的回家哭诉,住了几天后,姥爷就去催回来.

  我常跟姥姥说,姥姥你真傻,挨打当时怎么不走呢。姥姥说,女人有了孩子,哪有狠心的扔了孩子的妈呢,我已经没了娘疼我,不能再让孩子没妈.就这样,姥姥忍气吞声了一辈子.姥爷活到八十八岁,去世之前两年突然瘫痪并得了间歇性的精神癫狂症状,由于姥爷和儿子不和,儿子不孝也不管,只有两个女儿轮流接替照顾老人,但也有过年过节或农活太忙没空时候,只有姥姥没日没夜的在老屋里照料老伴,少时夫妻,老来伴,没有人说话,就跟他说话,给他喂饭,翻身,擦屎洗尿,难以想象一个同样八十八岁的老人如何度过那段日子的,那段时间,姥姥累瘦了,得了带状疱疹,多亏村里医生及时诊断用药,给治疗好了。

  姥姥一生经历了太多坎坷,许多事情,听起来都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生死之痛,而她却和大多数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太太一样,她们常常是面带微笑的,透着那顽强的,无比坚韧的,平和的目光。

  她结婚那年算起来应该是全面抗日前一年,就是1936年.第二年,姥姥生了第一个孩子,就是我大舅,.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八个月时候没有药品治疗就夭折了。以后又接连生了四个女儿就是我妈和三个姨妈.第五个小女儿出生时候是1960年也是八个月的时候没有奶水,别的孩子可以吃茅草啃树皮肚皮发绿, 死撑着活过来了.

   ,这小女儿太小了吃不下菜又得了病就饿死了,顾不上哭当晚就拿破凉席一卷就扔乱坟岗子了,小孩子未成年是不能入家族墓地的.,那时侯,村里死了大人要去报告土地庙的,村里土地庙一晚上最多哭几十次,哭的都没有力气了,那个年代全国不知道确切的有无统计过算是否饿死了几百万的人。

  小姨常劝告姥姥她让她学会哭,哭出来就好受些,但是她说哭起来人更难受,笑笑多好啊。。

  曾有一次,姥姥笑着跟我们说,老东西他这以后打不动我了,这回让我用手朝他后背打了几下子也不解恨,他还央告别打我了。

   也许是参加过残酷战争的人的心理受到伤害大都脾气暴躁吧,这是我做为晚辈对姥爷他的人生性格的一种推测.他是大男人主义,但对孩子是非常的宠爱,从来舍不得打一下小孩子

  战争中凡是活下来的人都是传奇,都非常坚强和幸运.,他是曾跟敌人面对面的拼过,腿部膝盖中过子弹的,取出子弹后,他并没有如医生预料的那样残废,他说他奇迹般慢慢康复了,有个老战友送了他一壶虎骨酒挺管用的。

  其中,战争年代里,姥爷和姥姥聚少离多. 一个在打仗每天提着脑袋不知道哪天,一个在家照顾孩子还要面对敌人的扫荡。姥姥和姥爷的传奇的经历很多。先说,姥爷的传奇吧.

  有一年丰城战役,那是深冬,特别冷又没有吃的,敌人大扫荡,他们全连的战士全部牺牲了,最后他跳进冰封的河里,却幸免于难,敌人以为他死了,就撤退了,而他竟然从刺骨的冰河里爬了出来藏进了老乡一个老奶奶家里,善良的老奶奶给他饭吃,还换上她儿子的衣服。第二天敌人来清剿,全部集中起来检查,当检查到他时,忽然对他产生了怀疑,因为他的脖子和衣领都被军装染成了绿色,那个老奶奶把怀里的孙子给他抱着,一口 咬定他就是她儿子没有当过兵.恰好在此时,敌人有任务命令收兵撤退了。那个勇敢机智的老奶奶救了他一命.他后来认了她做干娘,一直每年都去看望她老人家,因为冻伤和伤残,他复员回乡,一级伤残,他是个光荣的享受津贴的老兵,每当他坐在炕上喝着老酒,就会 滔滔不绝的讲起他的传奇经历..

  村里几百个男人出去打仗,只有他一个人活着回来了。姥爷是非常幸运的,姥姥也是幸运的,她至少家里还有男人,不象村里很多的女人那样守寡一辈子,因为战争失去了男人,甚至失去了儿子。

   姥姥是个有胆有识的女人。

  她记不清楚是哪一年了,日本鬼子刚来,那时的情况还不象以后那样残暴,当时铁路线有很多鬼子,青岛那时侯 也有很多日本侨民。我们那一个镇子碉楼就驻扎着几十个鬼子,其他大部分都是汉奸伪军,当地人称呼他们也叫二鬼子。

  他们在西河滩训练,经常骚扰百姓,到处抓革命党,到处抢粮食,老百姓都把粮食藏起来了,姥姥的家里就有地窖还有暗道.怕他们抓人当苦役干活,男人参军或都躲起来了。

  他们没办法就把能拉走的牲口都拉走了,还拉走了姥姥家院子里的还怀着崽子的母骡子,抱走了大冬瓜.

  姥姥心疼骡子,就去找村里当头儿的二鬼子和他老婆,说骡子快下崽子了,他们要吃这样的骡子是要遭报应的。等骡子下崽就送给她家那样多好.那二鬼子一听,拿不定注意,他老婆毕竟也是个明白事理的女人.两个女人一起就去要回了骡子,就说是骡子下崽受惊乱蹄乱咬的怕别冲撞了各位,也是 那头儿让来牵走的。

  后来八路从山边过来了,那头老骡子后来跟姥爷参军去了,姥爷是炊事员,那头骡子帮忙驮了不少粮食给八路军呢,也算有姥姥的一份功劳吧.。

  后来,姥爷在战斗中受伤了,所有战友全部阵亡,只侥幸逃出了他一个人。

  他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回家养伤.

  从此姥姥一个人带着几个儿女艰难生活,家里地里非常的辛苦,还经常上山去树林里采草药给姥爷治病,姥爷幸运的过了鬼门关,又痊愈了。

  一直到文革时候,姥姥家被划成了富农,受到批斗,甚至富农的孩子想当红卫兵都是会受到排挤的。

  姥爷不相信他家还能受到这种侮辱和歧视.就到处寻访,去过烟台,也写信去过潍坊,终于与失散多年的组织取得联系,那时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后来,不知道是否七十年代?民政部门给姥爷发放了伤残证,也每年发放两百或者三百多的抚恤金,这笔钱成为了姥姥和姥爷重要的生活保障`````,也是姥爷曾为战争付出了生命价值的报偿和安慰。

  有了这笔抚恤金的钱,加上老两口赶集和养猪,他俩的生活就渐渐好转,因为地里的庄稼来的收入太少了.但,年老多病,种地越来越累了,生活毕竟支出庞大,况且儿子与他不和,他们还要准备养老的钱.

  姥爷和姥姥非常勤劳,姥爷每天三点就起床制作农村用的生活用具,比如地瓜擦板等,他剧木头,很累,他还要趁黎明出门去赶集,经常去的是平度的古苋镇赶集,要淌过一条齐腰高的河.

  姥姥她早晚忙活,晚上点着油灯也纺线编制草编,再跑到集市上去卖.

  她非常疼爱几个孩子,解放后能上学的孩子都上到了初中,那时算是很高的学历了。她当然也十分疼几个孙儿,尤其是我这个外孙女 ,因为我父母去了东北而把我一个人独自放在姥姥家生活.

  我那时很小,就对姥姥说,等我长大了,我就接你过去,我养着你们.每当听到孩子纯真的话语,姥姥和姥爷就开心的笑.

  姥爷去世后,没有了生活依靠和精神寄托,没有了老伴,姥姥显的很孤单。

  她喜欢热闹,不识字也不爱看电视电影的,但喜欢看扭秧歌,听大戏比如特爱听茂腔柳腔等,我买了碟片放给她听,她很高兴,逢人就夸她有个外甥女孝敬给她的.

  她说过,她喜欢养兰花,兰草的,喜欢吃山药地瓜,用皂角荚洗头,蒸五花肉吃,秋冬喝玉米粥,她说最重要一点,喜欢笑,七分饱,所以才长寿。

  另外她也不叫贾王氏,可那是办身份证时人家派出所写上的.她爹原给她给了名字叫王玉兰。

  她爹和婆婆抗战时候早都去世了。

  村里能活到八九十多岁的老人,都是老寿星了,大家经常互相探望,拉拉家常话。.

  她善良热情.她姓王,谐音的原因吧,忘,霉气不找,很快就忘,村里大凡有出殡的人家就找她帮忙张罗,她总是不愿意拒绝人家,无论多辛苦,一双小脚走来走去的多累,她也忙里忙外的指挥人家办理,遵照最古老的仪式风俗.

  十年前,她的二女儿因病去世了,她亲自给擦脸送走,招呼着按那最古老的仪式风俗,她说那样做走了的人就会走的踏实,来生托生的命好。

  她自己常说,等她走的时候,希望也风风光光的,喜庆热闹点,请鼓手吹喇叭,也要八抬那个"大轿",希望来生托生的命好.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他们最是豁达乐观,他们最怕的就是因为自己瘫痪失去自理能力而给儿孙们弄来麻烦。

  她一开始还坚持在老屋里居住,不肯到儿女家住,万不得已,哪个老人会去麻烦儿女照顾自己呢。。

  她拄着拐杖,一双小脚已渐渐不能支撑体重,她仍倔强的自己走路作饭.在大家的坚持劝说下,她答应轮流在两个小女儿家生活。

  终于因胃穿孔和身体衰竭,在零六年三月十四,她平静的走了。

  正月二十二是她的生日,她活了整整九十一岁。

  她的自己的送老的衣服她自己早就亲手准备好,并存放了许多年了的.

  即使她最后的几个月里,瘫在床上不能动,她也常笑语朗朗,说自己来生要做个喜鹊,自由自在的,高高兴兴的,她也要活到一百岁,成老妖精了,再回来投胎,看是否有缘分说不定还认识.

  我自小由外婆养大,在上班成家后,常想路远,下周下周就去探望,未曾想,老人已经老了,病如风烛,年前一见竟成永别!后听母亲说,姥姥病重时候,仍牵挂在外漂泊的我是否安好,每念及此,泪涌而出,愧恨哽咽....

  写下上述一些回忆,但愿老天知解此心,略慰姥姥在天之灵.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6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