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长寿论坛

长寿论坛

“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事”,记东明县教体局杨保学

erjian2022-06-08 18:12:01长寿论坛51来源:巴马长寿网

  “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事”

  ——记东明县教育和体育局杨保学

  文/吴胜雷

  “不管家里兄弟姐妹有几个,只要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父母唯一的孩子,抱着这样的心态,孝敬、赡养父母没有做不好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杨保学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个头不高、聪明能干、板寸短发、头发略白,说话谦虚而低调,这是初识杨保学的第一印象。因为工作关系与杨保学有过多次接触,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别人提起,他的父母皆已九十多岁高龄,杨保学不管工作再忙,每个周末都会抽出时间回老家看望陪伴他们,为二老做做饭、说说话、悉心伺候,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更成为了身边人及附近村民纷纷学习效仿的榜样!

  “数他年龄最小,但他最孝顺、最操心”

  杨保学的老家位于马头镇最北部的一个村庄。礼拜日,在一个普通的农村院落见到他时,他正牵着父母的手陪他们在院子里散步、晒太阳。院子里种着几棵石榴树、杏树、枣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

  杨保学在家中排行老六,上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大姐已67周岁,杨保学今年也已47岁。采访的那天恰巧大姐、大哥与二姐等几人都在。谈起往事,大家的话匣子逐渐打开,而我们也有幸从他们的话语中,了解到了一些他们家庭的故事。

  杨保学的父母亲如今均已92岁高龄,身体虽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为了使他们能够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在赡养老人的方式上杨保学与兄弟姐妹几个多次商议,最后大家尊重老人的意愿达成了一致意见,“传统的方式一般是把老人接到各家轮着去居住,但我们转换了一下思维,不轮老人轮孩子,就是根据个人时间与工作情况分别回老家给二老做饭,陪伴老人”。

  “每个星期五下了班,他就会开车回到老家陪伴父母,雷打不动。礼拜一,他早早起了床,做好了饭菜端到父母身边,然后再赶去县城上班”。采访中,大哥杨保强这样告诉说。

  2010年,杨保学的父亲患上了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痛苦万分。杨保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多方打听,先去东明集镇一家私人诊所为父亲解除病痛,后来,此种方法效果不太理想,为了减轻父亲的疼痛,他时刻留意墙体广告,先后三次去濮阳求医问药。后来效果不甚理想,杨保学看到父亲的痛苦情况,茶不思饭不想,整天上网查找治疗三叉神经的良医良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9月,终于查到济南有一家医院能够通过做手术彻底根治三叉神经痛,于是,杨保学就迫不及待领着父亲去济南这家医院做了手术,彻底消除了父亲的病痛之患。为父亲治病前前后后那几年所需费用,杨保学始终扛大头,尽可能减轻兄弟姐妹的负担。

  杨保学的母亲身体稍微有点差,经常发烧感冒,只要一有病,他就把母亲接到县城去看病。有一次母亲发高烧,意识不清醒、说胡话撕东西,在房间里急躁的走来走去。看到母亲撕床单、被罩的急躁劲,杨保学就递给她一卷卫生纸让她随意撕,以减轻她的病痛。母亲住院医院治疗期间,杨保学白天忙工作晚上赶去医院照顾她。他把饭一口一口的喂到母亲嘴里,并为她洗脸洗脚,端茶倒水,尽心尽力的守候在病床前。母亲说着胡话在病床上翻来翻去,杨保学就抱住母亲哄着她沉沉的睡去,自己胳膊麻木了、脖子落枕了,也不敢动弹,怕把她惊醒。

  “数他年龄最小,但他最孝顺、最操心”,杨保学的大姐这样说。

  杨保学每个周末都回到老家陪伴父母。每次刚到村子,邻居们都会热情的跟他打招呼,但约他吃饭,他从来就不去,“我每个礼拜就回来这两天,我得陪俺爹俺娘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更何况我家里有两个宝”、“父母养我长大,我陪他们变老”,杨保学总是笑着给大家说。

  近二十年来,每年秋季气温开始转凉时,杨保学都会提前自掏腰包给两位老人购买流感疫苗,以增强他们的抵抗能力,并坚持每年入冬之后把二位老人接到县城自己家里居住。

  老人们在农村住惯了,有时候怕他们在城里居住不习惯,杨保学给妻子李桂皎说,“老人到咱家里住,衣服先不要给他们洗那么勤、不要执意教老人怎么冲马桶,不能让老人误以为我们嫌弃他们脏,我们来冲就是了......”每年冬季二老在杨保学家居住的时候,母亲经常便秘,杨保学便买来“香丹清”、“开塞露”等药物,帮母亲排大便。有时药物效果不明显,杨保学就亲自用手往外抠,这件事更让很多人深受触动。

  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对岳父母也是如此。2006年,岳父得了肺癌,他便带着他到菏泽、河南滑县等各大医院求医问药、跑前跑后,花费数万元,这让妻子很受感动。

  妻子同样人善,两人相濡以沫二十余年,她始终是杨保学的坚强后盾。杨保学如果哪个礼拜因有事确实无法回去,妻子就带着儿子自行回家了,人未进门,声音已经传了过去,“爹、娘,我回来啦”。妻子人较外向,变换着法子让老人开心,并每年给他们添置衣物、亲手缝织帽子,还给婆婆购买手镯、戒指等。

  父母亲为人和善,兄弟姊妹们从小都没有挨过他们的打骂,这么多年辛劳持家很是不容易,这让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他们老了,以善为本的家风始终影响着所有的人,大家比着、争着孝顺他们,从不惹老人们生气,让他们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这也许就是两位老人能够长寿的秘诀所在。

  杨保学与兄妹们之间关系处理的很好,大家没有红过脸,抬过杠,就连妯娌们之间也没有闹过不开心,平时谁也不计较谁付出多一些谁付出少一些,大家互相礼让、和睦团结。这么多年来,哥哥姐姐的孩子初中求学期间,都寄住在杨保学的家里,他尽最大努力给予他们照顾,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2019年,杨保学一家被评为菏泽市“文明家庭”,在杨保学的家庭教育熏陶下,儿子也不负众望,2018年,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家庭的骄傲。

  如今,在杨保学的提议下,大家每年还都会给父母过上个体体面面的生日,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这么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说啊、笑啊、唱啊,陪在父母、亲人身边,其乐融融。

  “没想到四弟年龄那么小,却有这么大的抱负”

  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杨保学成长轨迹中的一些感人往事,也深深体会到他当年的不易,在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以他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保学自幼吃苦。家里养了几只羊,他从六岁时就开始放羊、割草、干农活,分担家庭的重担。杨保学人聪明、爱学习,经常考全班第一名,后来在小学升初中时,杨保学还考了马头乡的第一名。

  但那个年代家庭经济条件差,兄妹人又多,家庭已实在是负担不起每个孩子的学杂费了。从外边割草回来,父亲蹲在地上叹着气给杨保学说,“学别上了”!

  因为家庭贫困不能继续上学,杨保学心里很难受也觉得不甘心。但他知道父母的难处,自己心里虽然难过又不能给别人说。

  初中开学那天,他没有给父母打招呼尾随同学们跑到了马头中学。看大家交完学费后,“我就向同学们借钱交学费,看看谁手里的钱还有剩余,这个人一元、那个人五角,十四元钱的学费借了十五个人的”,最终他也在初中报了到。

  经过数十年,大哥对这件事仍然记忆犹新,“当年难着咧,吃没吃的穿没穿的,没想到四弟年龄那么小,却有这么大的抱负,我们当时也没有经济能力,帮不到他”,大哥的话又将思绪拉回了那些陈年往事,杨保学的眼圈顿时红了起来。

  那年他才11岁。

  他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最初的想法是能上高中、然后考大学。但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杨保学犹豫再三还是报考了中专,这样能早一些参加工作挣到钱,补贴家用。

  那些年的生活境遇特别差,很多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哥哥姐姐们虽然对他不少照顾,但那些年所吃的苦并不能用寥寥数语就能表达。他边求学边做些零工挣些生活费与学费,减轻家庭的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学业的追求,后来又考取了菏泽教育学院、山东省教育学院,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命运的轨迹。

  1991年,杨保学参加工作,先后在东明集中心校、渔沃中学、县第二初级中学任教。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而之前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罪都成为其人生的一种经历与财富,也培养了他坚强的性格,他不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后因能力突出、成绩优异被调到教体局工作至今。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杨保学连续多年获得“先进个人”、“新长征突击手”、“优秀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为山东省团干部和青年骨干教育培训师资库人选。荣誉是压力也是动力,但更是对他的认可与肯定。

  “认定的事,一定会坚持到底,不能随便放弃,通过努力改变人生的命运”。

  “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事,不管是对待父母还是对待工作,只是做了最应该做的事,其实很多人都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与经历,做的比我更好”,采访即将结束时,杨保学这样笑着说!

一、我的护工生涯十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从上次撤回来以后,连续休息了四天,这四天内先后有三次跟督导一起去找单,结果都因我小小的年纪和帅气的外表而遭受拒绝(请允许我如此自恋)!当第四次督导叫我的时候,我都不乐意去了,不过看在钱的份上最后我还是去了,而这一去又去出一段传奇。

  这位老爷子今年92岁,是迄今为止我照顾的病人中年纪最大的,但精神面貌也是最好的,并且有着很传奇的人生。

  老爷子姓金,温州人士,自幼丧母,十四五岁开始随父亲教书,几年后加入共产党,参加游击队,去高级步校学习,后又被调到军事科学院战术部,一路追随叶剑英,而后又下乡整顿,转业后被派至宁波,任宁波大学工会 ,戎马一生,屡立战功。

  金老今年92岁,气色很好,这次住院是晚上突然摔倒自己无法站起,家人怀疑是中风,后经医院诊断无任何问题,医生说他活到100岁丝毫没有问题,金老曾跟我透露他的长寿秘诀:一,不贪嘴。遇到再爱吃的也要控制食欲,常吃七分饱。二,保持乐观心态。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始终乐观面对。三,坚持锻炼身体。没有好的身体,长寿就是受罪!四,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心中无愧,老来才会怡然自得。五,坚决做到以上四点,不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面对变迁的时事和逐渐老去的身体,金老曾做小诗一首:

  人生百年万事休,何必斤斤计小仇,

  生老病死人人有,酸甜苦辣要尝够!

  金老的老伴儿是他战争年代的同志,曾是个战地护士,俩人已是钻石婚。金老住院后老太太一天最少要打三个电话,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我曾在朋友圈如此说到:

  六十二载钻石婚,容颜虽变爱愈深,

  一日不见如隔世,电话频频话殷殷!

  在刚开始的几天里,金老每天从早到晚给我讲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虽然每天讲的都和第一天一样,我还是听得很入神。可是后来几天金老天天长吁短叹,叹世态炎凉,叹家事难断,叹生活无味……

  我问金老为何如此感叹,金老说上次住院,单位给予关怀,政府给予问候,而这次竟无人问津,连个干部病房都住不进,也没人管,问谁谁找理由往外推!哎,人老了,不中用了,曾经的贡献也好,辉煌也罢,都已是历史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啊!

  再有就是自己的家事,金老有三个儿子,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四个第三代都被他培养成了研究生,而三个第二代除了老三以外无一不令他头疼!老大本来很有机会做官或者做领导,结果自己不努力,后来跟别人合伙开个小公司,膝下无儿,有两女已远嫁他乡,老丈人已逝,丈母娘在他家久病卧床不起,无暇也无意顾及他们二老。老二吊儿郎当,打工一族,且是个典型的妻管严,其妻多有不贤,不但不让老二多管二老,还常怂恿老二顺手牵羊地偷老爷子的东西。老三倒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不过由于经常全世界各国到处跑,无暇陪伴老人!金老说,在当年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我们养育了他们兄弟三人,如今生活条件这么好,他们三个却……

  且不说他们平日如何,金老住院期间我是觉得他们兄弟的做法颇为不孝。老爸住院,老大负责料理(其实他只是每天中午过来送一次汤,逗留时间不足十分钟),不管老妈,老二老三轮流去陪老妈,不管院里老爸。而且我常听老爷子在电话里对老二或老三如此讲到:爸爸现在住院,回不去,你帮帮忙,去陪陪你妈妈,好不好?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心里一阵寒酸!一个生病的父亲,竟然要如此哀求自己的儿子去陪妈妈!

  我问金老为何不请个保姆,金老说曾经请过,保姆说是去给买菜,结果从垃圾堆里捡来烂菜叶子骗我们,用了两天就把她撵走了,而后再没找过保姆,也找不到,没好人!本来我一直敬重他们二老,而闻听此言,我突然想到有句话特别适合现在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说到这儿不妨说说这对可怜老人的“可恨之处”:老爷子一人要用四个毛巾,四个盆子,分别用来洗手洗脸,擦上身,擦下身,洗脚,每次洗前用手搓一下盆壁检查是否有泥土,而且毛巾盆子不可混用!老太太每天三个电话,问我吃得什么菜,为啥订这些菜,有啥根据,还有今天打了什么针,吃了什么药,为什么吃这个药,有何疗效,有何副作用等等等等!这两位如此事无巨细地讲究,怕是寻遍天下也找不到满意的保姆!

  年轻的时候,他们不畏艰难,风里来雨里去,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忍饥挨饿中生存,如今老了,却如此挑剔!我也不知到底该同情他们,还是该同情那被冤枉的保姆!

  年轻的时候,对于一些不满意的条件你可以努力去争取去改变,而当你老了,最好还是坦然地去接受一切,如此才可乐享晚年,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二、中医8大理论助你远离疾病困扰

国粹中医源远流长,千百年的积淀,注定其理论实践都有着过硬的功底,在此我们学习一下如何良好的按照中医理论防治疾病的发生。

  1.规律作息

  生活简单、作息规律,是五位国宝中医奉行多年不渝的养生圭臬。

  清晨5点半或6点起床运动,然后看诊、阅读、写字,晚上11点以前一定会就寝。

  每天写书打计算机,88岁的中医师易权衡以「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适当运动」的三八原则,维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时钟被打乱,影响健康甚巨。新近日本的动物研究发现,生理时钟错乱,会影响身体荷尔蒙分泌,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让血压飙升,严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国宝中医们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时,因为睡眠是补气养生根本。

  《黄帝内经》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以中医观点来看,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血液流经中医的肝胆系统,此时身体获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复肝功能、恢复体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龄中医师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或者耗费脑力的事情,睡不着不用勉强,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来,慢慢将呼吸下沉,静坐10分钟放空脑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觉。

  或者可准备一盆温热水泡脚,易权衡医师说,「脚温热较好睡,」利用泡脚或按压摩擦脚底中间的涌泉穴,脚丫子暖了,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浓浓的龙井绿茶,是百岁中医师姜通唤醒身心的良方。「是那种苦到脸会变色的茶,」负责照顾父亲饮食的姜家女儿笑说。但近几年因饮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较淡的龙井茶,怕伤到肠胃。

  「来,来喝茶,」易权衡医师喜欢喝茶,采访当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着巴掌大的不锈钢壶走来走去,一遍遍专注地冲茶、倒茶,无论是访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热呼呼的茶,格外温暖。

  茶含有多种抗氧化物,对健康的功效早为人所知。以中医观点,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热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适合长期用脑用眼的人,前市立中医医院营养师许云卿提到。

  但要特别注意:

  ◎ 冲泡水温80℃:水温太高会破坏绿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冲泡后要把叶子捞出来,茶叶不可在水里泡超过8小时,以免产生大量单宁酸,损伤胃壁。

  ◎ 饭后不要喝浓茶:茶叶单宁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让肠胃蠕动变慢,反而更不利消化。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经衰弱、产妇、失眠或胃溃疡的人不建议饮用。

  3. 书写

  写书法、日记或做诗词绘画,则能抒发心情,维持内心平静。

  美国的研究发现,写日记能够纾缓内心痛苦,加强体内免疫系统,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可预防或缓解忧郁症。

  性格淡薄宁静的中医师马光亚,有「从容老人」封号,他认为养生首重心情放宽,不要急、慢慢来,练毛笔字正是锻炼心性的好方法。

  马光亚年幼时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笔字书写,受到兄长赞美后启发兴趣,从此爱上书法艺术,不但用毛笔抄写医书药方,也把平日所见所闻、以诗词方式记录下来。后来他也爱用毛笔画画,无论是家乡田园、竹子、花鸟或鸽子,都有朴拙的趣味。

  爱妻情深的中医师巫水生,则习惯用毛笔写日记,30年从未间断,迄今将近200本。

  年轻时中医启蒙老师薛位珍让巫水生学写毛笔字,一方面是让他静下心来,二来则是训练他把脉时的手腕稳定度。

  有趣的是,写日记的好习惯,也帮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纠纷。有次巫水生碰上别人借他土地不还闹上法院,幸好他有写日记习惯,借土地的过程也详细记载在日记里,当他出示日记给法官看时,法官一度怀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记,才让法官相信不是编造,最后平安化解这场官司。

  4. 睡午觉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复体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浓浓的八字眉、看来有点严肃的中医师巫水生,年过七旬却能每天从早上10点看诊到晚上8点,他的好体力,让许多年轻医师自叹不如。原来他午餐吃得简单,吃完一碗麦片后必定中场喊卡,休息小睡一会,补充下半场元气。

  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不超过半小时,才不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状况。

  5. 静心

  信仰,是支持国宝中医的静心力量。美国针对100位百岁人瑞所做的调查发现,信仰是超越饮食和运动的长寿原因。

  走进马光亚医师家里,厅堂中央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观世音图,是他心绪平静的依靠。马光亚生前信奉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每日虔诚念经拜拜,「神明有帮助我,」他曾这样告诉女儿说。

  巫水生是虔诚基督徒,每个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礼拜,行医遇上困惑、内心不安时,他总会合掌祷告。说也奇怪,有时祷告完后心情豁然开朗,自然会发现合适患者的药方。

  6. 菜多肉少

  国宝中医们饮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则。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现两道青菜搭配一小块猪肉、鸡肉或蒸鱼,「一碗白饭吃完就算了,」饮食适量,白饭配菜,是易权衡医师维持体态均衡的原因。他举出历代养生医家主张素食多蔬,而现代医学也证明,蔬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纤维质,多吃对身体有益。

  巫水生医师因家族遗传血压偏高,所以饮食中特别注意摄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点,必定补充一杯现打综合蔬果汁。只有到外头餐厅用餐时,他才会「破例」吃点肉,「但经常一个月还吃不到一次,」他说。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医里偏凉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饮用,以免影响肠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会做菜的董延龄,因年轻时历经战乱逃难,受过饥荒所苦,肠胃功能较差,因此多选择平或温性的叶菜类及豆类,如包心菜、四季豆等。他并自己腌渍香椿酱,香椿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对胃不好的人有帮助。

  7. 和缓运动+按摩

  打一套八段锦就能让全身细胞活跃起来;按摩则可让筋络畅通,加强气血流动。

  「你看我这把年纪了,还有肌肉喔,」76岁的中医师董延龄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结实的二头肌,这是他持续运动50年的成果。他结合各家养生功法,自创「延龄操」,每天拍打转动全身筋骨关节;此外,他并搭配按摩小腿经络,促进下肢循环,他深信「变老,从脚开始。」除了松弛全身筋肉关节,并可加上按摩筋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脏腑功能。

  92高龄辞世的马光亚教授,生前没有任何慢性病,他视力极佳,可看到月历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气色红润,一点都不显老。他自述保持年轻的秘诀是,每天做穴道按摩。早上起床后先将手心搓热按摩全脸,按摩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会按压脚底中间的涌泉穴,有滋补肾经的青春功效。

  8. 好学不倦

  多样化兴趣,让国宝中医保持头脑灵活、心情开朗,每天生活充实、新鲜而有趣。研究也发现,活到老、学到老,可让人变得更聪明。大量广泛的阅读、手不释卷,是每位国宝中医师的习惯。百岁人瑞中医师姜通,具有西医资格,他精通英、日语,每日除阅读国内报章杂志外,也翻阅国外期刊信息,随时更新医疗信息。

  平时他最爱窝在西门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写稿、阅读,享受没人打扰的悠闲午后。「啊,那家蛋糕是自己做的,特别好吃,」提到爱吃的甜食,姜通还会露出孩子般开心而满足的笑容。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姜通的另一兴趣是跳舞,而且持续到八十多岁还在跳,他年过百岁仍脚步轻盈、动作敏捷优雅,不是没有原因。他从大学时代开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来也拉太太一块去跳,夫妻俩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乐趣。

  一席长袍执笔挥毫,儒雅斯文的马光亚教授,私底下则喜欢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无论国台语歌都认真学唱,也唱得有模有样。女儿马育台回忆说,父亲的拿手歌曲是「采槟榔」,在告别式上他们还特别播放一段父亲的歌声,让众人怀念不已。

  持续活动、好学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国宝中医为养生做了最好的批注。

  更多信息尽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5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