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炎黄子孙话炎黄:炎帝和黄帝是如何开创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炎帝篇)

erjian2022-07-28 11:23:12理论探究78来源:巴马长寿网

  有了上述对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人物身份、事迹之史料来源真实性的确认,就可以据此介绍他们的历史功绩。(前文见《了望天涯·炎黄子孙话炎黄:炎帝和黄帝距今五千多年,他们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传说?》)

  炎、黄生活的时代属于原始社会,《庄子·盗跖》篇:“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其实,这时已是父系氏族社会末期,比母系氏族社会更进了一步。人类社会已经从原始群过渡到氏族公社,生产力依然极其低下,没有时日,没有文字,没有医药,没有先进的劳动工具,没有领域概念,比之于“麋鹿”。人们以血缘家族或氏族联盟为团体集群而居,不断迁徙中依靠原始采集、狩猎、捕捞、抢夺等手段维持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最先是神农氏炎帝,他有两大功绩,第一是发明稼穑。也就是人们在土地上自然采集的五谷杂粮、蔬菜、果实等植物,可以通过籽种再生,籽种埋在泥土中,与天同力浇水施肥,就能长出一样的作物。于是,放火烧荒使土地干净,用石头磨成的农具凿土埋种,“刀耕火种”,人类由此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周书》:“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稻壳,总量达150余吨,换算出稻谷应当在12吨以上。半坡遗址中发现粟的种植痕迹,一只陶罐里还保存着炭化了的菜籽,属于白菜、芥菜一类的种子。考古学界认为,这些农作物都是人工种植,半坡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种粟,河姆渡文明是世界稻作文化最早发源地。同一时期的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年代相近的粟遗存,磁山遗址中88个窖穴,堆积粟的厚度为2.9米,折合重量约为13.82万多市斤。这些遗址中除了石锛、石铲、石锄外,河姆渡遗址中还发掘出一种农具,耜。先后两期共出土了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骨耜多取材于大、中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盆骨。

  耜是什么,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耒耜”的形状像今天的铁锹,“耒”是铁锹的柄,“耜”是铁锹的尖头。《国语·周语》:“入土曰耜,耜柄曰耒。”使用时,把尖头“耜”插入土壤,手握着“耒”,用力挖土翻土,或布种或取根果。最早是石质,骨质,陶质,木质,直至金属,以后发展为锹、锨、犁。古人同时把这一农耕工具的发明,认定为神农氏炎帝,《易经·系辞》:“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说了这么多“耜”,想表达什么呢?想表达的是,其它考古发掘的比如骨斧、骨铲,骨刀等,可以视为古人外出采集时,收取地面野生谷物所用。但“耜”只供挖土,如此大数量的库藏,应该是《诗经·周颂·良耜》所言:“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翻译成白话:“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孕育富生机。”也就是说,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了种植,而他们就生活在炎黄时代。

  神农氏炎帝的另一个大功绩,尝百草,发明中草药。

  所谓尝百草,就是把大自然中成千上万种植物,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无毒的,神农氏炎帝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己先尝试了再让人们吃,如河姆渡同时发掘出的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米与藻类等植物、谷物。其次,经过亲尝,辨别出各种不同植物(食物)的属性,辨别出药物作用。《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并以此形成了人类最早的医著《神农本草经》(已散佚)。

  人类有生以来,和无数个种类的动物一样,“病由天成,生死有命”,自生自灭。《纲鉴易知录》:“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这又是一项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和创举,他也因此而献身。《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述异记》:“神农因尝百足虫,不能解其毒而致死。”传说他死于断肠草,不确,因为断肠草在植物学上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组植物的通称。

  史料还记载了神农氏炎帝更多发明创造,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贡献。所以,后世把他与另两位发明创造者“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并尊为“三皇”(也有伏羲氏、女娲氏之说)。

  当然,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伟大时代都有一个伟大的社会群体,轩辕氏黄帝就是这些伟大文明的共同缔造者。比如,神农氏炎帝发明了种植五谷,轩辕氏黄帝提倡、推广了种植五谷,并划野分疆,建立古国体制,他的丰功伟绩下回再说。

一、炎帝势弱群众起,黄帝一战定乾坤

header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神农一族是最先发明农业生产的,所以在那个时代也最为强大。但是到了炎帝做部落首领后期,随着农业在其他部落普及,各个部落也逐渐强大起来,相互攻击兼并,好多部落也不再向炎帝朝贡,炎帝势弱也无力征讨。这时黄帝迅速崛起,组织军队征讨诸侯。诸侯都来归顺,只有蚩尤强势,没人能够征讨。

/header

其实从这件事上我们发现轩辕黄帝的聪明之处,他是打着炎帝的招牌征服各部落的。也就是出师有名替天行道。开始炎帝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归顺的部落不是服自己,而是服黄帝。所以炎帝才准备侵犯诸侯,以证明自己才是那个时代的老大。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使更多的部落投靠了黄帝部落,使黄帝部落更为强大。

于是炎黄两个部落在阪阳展开大战,最终黄帝部落获胜,兼并了炎帝部落,组成新的部落联盟。

这时还有蚩尤部落不服从黄帝部落,据说当时蚩尤部落已经学会冶炼金属并用在兵器上,这在那个时代算是很先进的生产力了。所以在作战初期黄帝连战不胜。最后请来风后并联络何方诸侯合力把蚩尤斩杀于涿鹿。

但是黄帝是个格局很大的圣人,他败炎帝而不杀,兼并炎帝形成华夏族。我们就成了炎黄子孙,诛蚩尤而尊其勇把他封为兵主,并把其形象画在战旗上威慑诸侯。从此一统华夏九黎,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下篇预告,将详细介绍涿鹿大战,由于史记对涿鹿大战文字较少,所以借鉴了其他古典。可能和史记有部分出入。历史就是这样,每个朝代描述的都有出入,我们尽量找出合理的具有现实意义描述奉献给大家,希望您多提宝贵意意见。

二、中华历代军事人物——黄帝和炎帝

中华历代军事人物

  黄帝和炎帝

  中国最早有记录的战争,似乎就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

  如果说动物有划分领地的习惯,人类也一样。远古的氏族之间,为了生存,应该也会划分领地。在食物充足的时候,各个部落生活在自己的领地内,部落之间也许可以和平相处,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因为入侵别人领地引起的争执,会逐渐转化为部落之间的战争。

  战争的要素就是搏斗,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在氏族时代尤其是这样。

  黄帝和炎帝居住在西北高原,那里适合农耕放牧。就像现在一样,因为相邻土地的互相侵扰和牲畜的走失,不可避免的要引起争执。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部落之间小的争执不断。

  到了黄帝出现的时候,也许他对这种不停的争执厌烦了,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要解决无休止的争斗,那只有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做任何抵抗,用战争迫使敌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黄帝的这个部落,是很会运用武器的,在西北高原所有的部落中,搏斗的技巧最好。所以在和周围的部落争斗中经常处于优势。不过以前都是小范围的搏斗,力量有限。黄帝把自己部落善于搏斗的人组织了起来,形成了最初的军队。

  个人的力量对历史的影响是永远存在的。黄帝以前的部落首领,只满足于既得的利益,黄帝却有更大的志向。在把军队建立起来后,黄帝首先向周围的小部落进攻,唇亡齿寒的概念那时候似乎没有,那些小的部落不懂得联合对抗的道理,也许对其他部落的灭亡幸灾乐祸。

  合并了周围的小部落后,黄帝的力量逐渐壮大,而且军队的战斗实力进一步加强,可以一举消灭大的部落,然后东向对炎帝部落进行攻击,三战于坂原,彻底击垮了炎帝部落,两个部落从此合并。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7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