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纹面的老阿婆

erjian2022-07-20 22:36:06理论探究108来源:巴马长寿网

  纹面的老阿婆

  赵太常

  12月底,走访三亚黎村。碧水一湾,绕村流过,修篁丛竹,葱郁茂盛。村头几株高大的木棉树,鲜花盛开,像一具具火把,向天高燃。

  走进村庄,当年的船型屋已经不复存在,一座座砖瓦新房整齐划一,蔚为壮观。

  在一户敞开的新居门前,一个黎族老阿婆,使用脚踏纺纱机,正在聚精会神地编织黎锦。她在一个扎线架上编好经线,然后用纱线在经线上扎结,手脚并用,很忙碌的样子。我凑上去,和老阿婆搭话,她抬起头来,莞尔一笑,说了一句话。她说的话我听不懂。不过,我发现这位阿婆的脸面有些异样,脸较丰满,上面有些蓝色的道道。我有些奇怪。

  陪同的小赵告诉我,这位黎族老阿婆是个纹面的女人。她说,黎族老大妈的脸、颈和四肢一般都有纹身图案,有雕身、缕颈、缕面、纹面等说法,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黎族风俗传统,是我国民族史上的一个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年轻的黎族女孩已不再纹身、纹面,据说目前在世的纹身、纹面老人还有两千人左右。年纪最大的已有九十多岁,她们去世后,黎族妇女纹身、纹面也将成为历史。

  小赵介绍说,黎族的纹身、缕面,有多种原因和说法,譬如有种族图腾、族群繁衍、防止土匪强抢、避邪护身、装饰美容等等,还有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如果活着的时候不纹身,死后老祖宗就会不认她为子孙,她就会成为孤魂野鬼。

  小赵还说,黎族有五个支系,各支系的纹身图案都各不一样,男青年一看女孩子纹面、纹身,就能知道她是不是出生于与自己同一个祖先,能不能通婚,所以,黎族基本上是没有近亲结婚现象发生的。

  由纹身谈到老阿婆正在纺织的黎锦。小赵告诉我,黎族女人能歌善舞,尤其是棉织工艺非常著名,早在唐宋时期,“黎锦”、“黎单”就已经闻名于世,历史上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曾经远涉重洋来到崖州(三亚),居住三四十年,向黎族妇女学习织锦等棉纺织技术,后来回归故里,又加以改进,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为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小赵说,黎锦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因此,黎锦色彩鲜艳,不易褪色,是纺织行业的一朵奇葩,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我问阿婆:“你是在给谁织黎锦?”阿婆笑着说了一段话,我听不懂。

  小赵翻译过来说,她今年七十六岁了,是在给她的孙女织筒裙。孙女在北京上大学,过几天放假就回来了。

  阿婆又向小赵说了几句话,小赵翻译给我听。她说,她家是五世同堂,她还有个婆婆,今年103岁,跟她儿子、孙子上山上去收拾山兰稻了。

  我很惊讶,103岁还能上山劳动,真是奇迹呀。小赵又和阿婆对了几句话,回头告诉我,她说,在他们这里,百八十岁的老人上山劳动,下地干活,是很平常的事情。她的家婆别看103岁,身体可结实了,还能背稻谷、织黎锦、酿山兰酒呢!这里的人们都长寿!

  我仔细打量一下眼前的这位老阿婆,也很硬朗,根本就不像七十六岁的样子。她的脸还挺丰满,眼睛还挺有神,她的打扮也挺整洁、干净、利索,包住她满头银丝的黎锦头帕上面,有花儿在开,有鱼儿在游,有鸟儿在飞,有蜂儿在舞,一派生机,艳丽夺目。在她半新不旧的黎锦腰裙上,也是荷儿、兰儿、菊儿、梅儿,花色鲜艳艳,花瓣水灵灵,花儿盛开,鲜亮夺目,很是好看。

  小赵看着老人的装饰说,黎锦的品种多为妇女统裙、上衣、被单、头帕、腰饰、挂包、鞋帽等。黎锦的图案有马、鹿、蛇、孔雀、小鸟、蜜蜂、鱼等,以及绿竹、山兰稻、花卉、水波、云彩、星辰等100多种,大多由简单的直线、平行线和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在色彩上,善于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颜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位老阿婆,在黎锦的装饰下,充满生气,风韵犹在,哪里像个七十六岁的老人哪?

  小赵把老阿婆织出的半成品围在腰间比试,黎锦筒裙的效果立马就显现出来了,小赵也具有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美,非常得体的美,显得婀娜多姿,卓尔不群,非常漂亮。

  阿婆手中线,孙女身上美。

  老阿婆光着两只脚,登着织锦机,细心密意地编织着黎锦,一梭梭,一线线,一行行地编织着,织进去对孙女的深情,织进去对生活的爱意,织进去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愿景。

  告别了纹面的黎家老阿婆,我和小赵向村庄里面走去,家家敞着门,户户织锦声,黎家新村里,一派新气象。

  2012年12月27日于海口

一、[征文199]槟榔谷黎村散记

  槟榔谷黎村散记(“走进阳光海南”征文)

  赵太常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天,我从三亚出发,驱车20多公里,去深山中的黎村槟榔谷,看望在那里支教的朋友小赵。

  在我的印象中,黎民是很穷的。住的是茅草搭的船型屋,屋里十分简陋,只有三块石头垒个灶,上面架口锅。听人说,黎民不太爱干活,又好喝酒。扶贫人员给他们送来了小猪崽,让他们饲养长大长肥好卖钱,贴补家用。可是,扶贫人员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把小猪崽宰了,喝酒吃肉。改革开放后,黎族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究竟怎么样了,还不太清楚,小赵在那个地方当志愿者、支教,一定很艰苦,我有点惦念。

  可是没想到,走近槟榔谷黎村,却好像走进了世外桃源。碧水一湾,绕村流过。槟榔椰树,婆娑摇曳。修篁丛竹,葱郁茂盛。村头几株高大的木棉树,鲜花盛开,艳红似火,朵大如杯,一簇簇,红灿灿,像一具具火把,向天燃烧。

  放眼村庄,当年的船型屋已不见踪影,一座座粉墙红瓦的别墅,整齐划一,蔚为壮观。家家院门上都贴着红彤彤的对联。

  在一户敞开的新居门前,一个黎族老阿婆,使用脚踏纺纱机,正在聚精会神地编织黎锦。她在一个扎线架上编好经线,然后用纱线在经线上扎结,手脚并用,很忙碌的样子。我好奇地凑上去,和老阿婆搭话,她抬起头,莞尔一笑,说了一句话。她说的是黎话,我听不懂。我发现这位阿婆的脸面有些异样,脸型偏瘦,但还较腴润,不过上面有些蓝色的道道。我有些奇怪。

  这时,我的朋友小赵来接我,呼哧带喘地跑到我跟前。她首先恭敬地向老阿婆点头示意,说了几句黎话。然后才转身面向我,笑靥如花。她见我疑惑地望着老阿婆的脸,就说,这位黎家老阿婆是个纹面的女人,名字叫王织花,这家是个五好家庭哩!她说,从前,黎家女人的脸面、脖子和四肢一般都有纹身图案,有雕身、缕颈、缕面、纹面等说法,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黎族风俗传统,是我国民族史上一个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年轻黎族女孩已经不再纹身、纹面了,据说目前在世的纹身、纹面老人还有两千人左右,年纪最大的已有一百多岁。如果她们去世了,黎族妇女纹身、纹面现象就成为历史了。

  小赵在槟榔谷黎村学校支教不到两年,没想到她竟对黎族风俗习惯这么熟悉,还学会了讲黎话。她介绍说,黎族的纹身、缕面,有多种原因和说法,譬如有种族图腾、族群繁衍、防止土匪强抢、避邪护身、装饰美容等,还有一种封建迷信说法:如果活着时不纹身、纹面,死后老祖宗就会不认这个子孙,就会成为孤魂野鬼。

  小赵告诉我,黎族有五个支系,各个支系的纹身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各不相同。因此,男青年“放寮”时,一看见女孩子的纹面、纹身,就能知道她是哪个支系的,是不是出生于和自己同一个祖先,能不能通婚,一目了然。所以,在黎族族群里,不会有近亲“放寮”、结婚现象发生。

  我们由纹身、纹面谈到老阿婆正在纺织的黎锦。小赵说,黎族女人能歌善舞,尤其是棉织工艺非常著名,早在唐宋时期,黎锦、黎单、黎饰等,就已闻名于世。历史上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曾经远涉重洋来到崖州(今三亚),居住三四十年,向黎族妇女学习编织黎锦等棉纺织技术。后来黄道婆回归故里松江乌泥泾,从事纺织,教家乡妇女棉纺织技术,又把从黎族妇女学到的纺织技术加以改进,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为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小赵说,黎锦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鱼虫、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因此,黎锦色彩鲜艳,不易褪色,是纺织行业的一朵奇葩,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我问王阿婆:“你是在给谁织黎锦?”老阿婆摇了摇头,又笑着说了一段话,我还是听不懂。

  小赵翻译过来说,她今年七十六岁了,是在给她的孙女织筒裙。孙女在北京上大学,过几天学校就开学了,上学时好穿。

  老阿婆用亲切、爱抚的目光,慈祥地又向小赵说了几句话,小赵翻译给我听。她说,她家是五世同堂,模范家庭,她还有个婆婆,今年103岁,跟她儿子、孙子上山上去收割山兰稻谷了。

  我很惊讶,103岁还能上山劳动,真是奇迹呀。小赵又和阿婆对了几句话,回头告诉我,她说,在他们这里,百八十岁的老年人上山劳动,下地干活,是很平常的事情。她的家婆别看103岁,身体可结实了,还能背稻谷、织黎锦、酿山兰酒呢!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人们都很长寿哩!

  我仔细打量一下眼前的这位老阿婆,也很硬朗,根本就不像七十六岁的样子。她的脸还挺腴润,眼睛还挺有神,她的打扮也挺整洁、干净、利索,包住她满头银丝的黎锦头帕上面,有花儿在开,有鱼儿在游,有鸟儿在飞,有蜂儿在舞,一派生机,艳丽夺目。在她半新不旧的黎锦腰裙上,也是荷儿、兰儿、菊儿、梅儿,花色鲜艳艳,花瓣水灵灵,花儿盛开,鲜亮夺目,很是好看。

  小赵看着老人的装饰说,黎锦的品种多为妇女筒裙、上衣、被单、头帕、腰饰、挂包、鞋帽等。黎锦的图案有马、鹿、蛇、孔雀、小鸟、蜜蜂、鱼儿等,以及绿竹、山兰、花卉、水波、云彩、星辰等100多种,图案大多由简单的直线、平行线和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在色彩上,善于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颜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位王阿婆,在黎锦的装饰下,充满生气,风韵犹在,哪里像个七十六岁的老人哪?

  小赵把老阿婆编织出来的半成品黎锦围在腰间比试着,黎锦筒裙的效果立马就显现出来了,从臀部开始,曲线圆润合体,侧缝自然垂落呈筒状,柔和而富有一种别样的俏丽,使小赵也立马具有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美,非常得体的美,显得婀娜多姿,卓尔不群,十分漂亮。

  阿婆手中线,孙女身上美。

  老阿婆慈爱地打量着小赵,亲切地说了几句话。小赵翻译说,她说,给她孙女织完筒裙,就给我织一个。小赵抿着嘴笑着,望着我,好像很甜蜜也很神秘的样子。

  老阿婆光着两只脚,登着织锦机,细心密意地编织着黎锦,一梭梭,一线线,一行行地编织着,织进去对孙女的深情,织进去对生活的爱意,织进去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憧憬。

  告别了纹面的黎家老阿婆,我和小赵向她的槟榔谷黎族小学校走去。黎村里,家家敞着门,户户织锦忙,黎家新村里,一派新气象。

  一边走着,我问道,黎族人怎么家家都住小别墅呢?

  小赵说,改革开放以来,黎胞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一天比一天好。政府在进行房屋改革时,投入一半的资金,余下的钱由黎民自己拿。

  我问,他们怎么有那么多的钱呢?

  小赵兴奋地说,黎家人现在都富裕了,家家有钱。

  他们怎么富得这么快呢?我不解地问。

  当然是党的政策好!小赵说。由于政策优惠,引导得力,黎族人致富很快。一是发展槟榔产业,家家户户种植槟榔,房前屋后,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槟榔。槟榔树林间,放养大量的土鸡。土鸡在林间喝的是山溪水,啄食的是草籽、槟榔籽、野果和各种昆虫,又节省饲料,生长得又快。土鸡蛋营养丰富,矿物质含量高,人食用后免疫力大大提高,市民们非常喜欢,供不应求,价格成番论倍地往上蹿。二是扩大山兰稻的种植面积。山兰酒口感好,酒度柔,绵香醇厚,保健养人,特别受城里人喜欢。有个开发商抓住了这个商机,开办了一家槟榔谷山兰酒厂,大量收购山兰稻,有多少要多少,供不应求,致使山兰稻价格飞涨。三是家家户户编织黎锦,开发黎锦产品。他们与省里一家文化遗产保护公司签署了合同,向省里公司供应黎锦,价格也十分可观,是5年前的近10倍。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来钱道儿。

  这时,我们来到了学校。学校大门口站着一位青年人。这人长相英俊,身材高大,玉树临风,一看就给人一种亲切感。他看见我,急忙走前几步,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早就听小赵说,你要来,非常欢迎,非常欢迎!

  小赵哈哈大笑,捂着嘴,弯着腰,有点喘不上气的样子。她说,这是校长,名字叫王世界。他、他、他……她只是笑,只是“他”,不再往下说。我着急地问,你“他他”啥呀?

  小赵止住笑,一边擦着笑出的眼泪一边说,他是我的男朋友,让你来帮助我验收!

  啊哦,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在学校参观一圈后,给我印象很好,学校硬件不错。我没有想到,在这深山野谷中,还有一所这么好的学校。

  中午,小赵说,学校没啥吃的,咱们就去他家里吃吧,顿土鸡,煎土鸡蛋。我们向村里走去。走着走着,竟然走到王阿婆家门前,他们停止了脚步。我正愕然间,王世界笑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小赵说,这就是他的家!

  我问,那王阿婆?

  王阿婆是王世界的奶奶!

  啊,真有意思。好个山中黎村槟榔谷!

二、98岁老人的羽毛球情结

  清晨,信宜山城还笼罩在秋雾的静谧中,而市区淘金湾广场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打太极、跳广场舞、打羽毛球……热闹喧嚣之声不绝于耳。每天早上七点左右,98岁的老人成保林便坐着其儿子的摩托车来到广场,老街坊们都热情地同他打招呼,正在打羽毛球的市民还迅速腾出一块场地给他。“呵呵,谢谢了!”成老一边微笑着向球友致谢,一边乐呵呵地打起了羽毛球。

  80岁开始学打羽毛球

  发球、进攻、再进攻、扣球!首场的几个回合,成老在与儿子的切磋中一直处于上风。“呵呵,成伯赢了!”观球的街坊不禁拍手叫好。“呵呵,是他让我的,我们系玩一玩当锻炼身体!”听到称赞,成老开心得哈哈大笑,干瘪的嘴巴立即变得丰盈起来,炯炯有神的目光也荡漾着笑意。

  成老原来是合水镇粮所职工,退休后一直在乡下居住。习惯辛勤劳作的成保林,赋闲在家时就整天登山锻炼身体、种植花草陶冶性情。由于儿女都在信宜市区,年到80岁时,成老被儿女接到市区居住,每天便到附近的淘金湾广场锻炼身体。看到街坊打羽毛球能更好地运动,成老也开始学习打羽毛球。起初,街坊们担心他年纪过大,不敢与他练习,他只好坐在一旁笑呵呵地观看。看着老人实在是喜欢打羽毛球,街坊们有点不忍心,于是便教他打羽毛球,他也很快就掌握了打羽毛球的技巧,从此加入到淘金湾广场打羽毛球的队伍中。

  “他时间观念很强,生活很规律,每天凌晨五点多起床,做下简单运动,吃完早餐出发,七点准时到淘金湾打羽毛球。”据成老的小儿子介绍,他每天打羽毛球只打一个小时,回到家喜欢饮茶、吃水果、看电视、听粤剧,晚上九点前就准时睡觉。正是因为常年的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成老看上去精神矍铄,浑身充满活力。

  “真羡慕他们,父子俩感情又好,又能在一起运动,真是好幸福!”老球友何姨特别羡慕称赞。

  长寿秘诀:运动+乐观

  成老虽然年事已高,头发花白,但身形瘦削,眼睛还非常灵光,耳虽然有点背但仍能接上别人的话,背虽微驼但腰板仍然笔直。成老在打羽毛球休息的间隙,总有不少老街坊围过来同他聊天。“成伯好幽默的,见人就笑,见人就问候,好好人的!”老球友黄姨评价,“成伯能那么健康长寿,除了运动,最主要的是他心态好!”

  “呵呵,我们都是闹着玩的,人老了,做什么事只要心里舒服就好,开心就好!”问及长寿秘诀,成老总说没有什么秘诀,一切顺其自然。成老的儿子介绍,无论去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老人的心态都非常好,作息、饮食非常规律,每天的饮食少肉多菜,每餐都是一碗汤一碗饭。

  “呵呵,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打打球、散散步,还能和大家‘吹吹水’,我觉得好开心。”每逢周末或过年过节,成老的子女及孙仔、孙女经常回来陪他玩、陪他打羽毛球,他感到非常幸福。(此文章于中国羽毛球交易网)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0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