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开心一刻

开心一刻

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

erjian2022-07-05 13:45:59开心一刻80来源:巴马长寿网

这本书在办公室放了2年,落地窗射进来的太阳晒得厉害,封面上都有一大块淡黄色得痕迹,也许是被其它书染了色?丰子恺绘的封面,粗线条简单,寥寥几笔,勾勒出2个书桌前读书的学子,前面那位抬头仰望窗外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是否就是何老青年时的写照呢?

  文章标题用的还是葛兆光先生为本书作序的题目,他那本《中国思想史课堂讲演录》我在2005年夏天培训期间读完之后感触深刻,让我这个学法律的门外人对历史、思想史足足过了一把瘾。何兆武先生更是了不得,当年我怀着无比崇敬得心情认真阅读他翻译的罗素名作《西方哲学史》,一口气从苏格拉底看到黑格尔,沉醉其中,罗素固然写的好,但没有何老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翻译技巧,是不可能译得出如此文字流畅又深入浅出的哲学巨著的。还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人是生来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不用我多说,这都是何老翻译的名著,当今文科生必读书目,没有几十年的功力,谁敢去碰这些外国经典著作?

  何老生于1921年,算起来差不多是和季羡林一样堪称国宝级的人物了,他俩一个在清华一个在北大。抗战时何老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个系,看到这点就知道他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同时投射出他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学习什么才是救国之路?何老在书中说,那时在西南联大,只要学分够了,就可以随便转院系,他就从土木一下子垮学科转到历史。哪里像现在我们的大学,如果你想从理工科转到文科或者从文科转到理工科,除了特别具有天分的学生和关系强硬者外,对普通学生来说几乎难于上天。看得出来,当时西南联大的教学理念,完全以学生自身兴趣为主,绝不强求你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要基本科目够格,随时可以转系。反观今天的社会,学生在高考后就要选学校填报志愿,多少家长学生绞尽脑汁,为到底选学校牌子第一,还是专业第一伤透脑筋,其实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大家以毕业后专业是否容易就业为首位,至于是否能学到知识反倒是最不要紧的。

  中国教育界多年来一直有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当年由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合成的西南联大,地处西南内陆城市昆明,在那个战火纷飞物质及其匮乏的时候,能为今天培养出一大批顶尖的学问家大专家?比如杨振宁、李政道、黄昆以及无数当今的院士。何老回忆说:那时杨振宁和黄昆是全校最有名的学生,尽人皆知。一次黄昆问:爱因斯坦最近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没有。杨振宁说看了,把手一摆,一副很不屑的样子,说:毫无创新,是老糊涂了吧。何老亲耳听到,觉得杨振宁年纪轻轻这么狂妄,居然敢骂当代物理学界的大宗师!但他后来又想,年轻人大概需要有这种气魄才可能超越前人,正好像拿世界冠军一样。看看这次美国的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八块奥运金牌挂他脖子上笑容多么灿烂!当今中国大学缺乏的正是这样敢于超越前人的学者。可惜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近亲繁殖现象普遍,师父徒弟师爷同处一个单位,年轻人根本不敢发表任何有悖于前辈的言论观点,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欺师灭祖了。前不久有位年轻老师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关于学校老师待遇和住房问题的一点言论,被查到IP地址,老大亲自点名批评。生活待遇上的问题姑且如此,更何况学术上呢?

  对这个迷题,何老说:自由,学术之生命。学术自由非常重要,学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自由,老师的作用正是在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与学生交流。这是西南联大之所以成功的秘诀所在。看看这一长串耀眼的名单:闻一多、张奚若、吴晗、梅贻琦、冯友兰、金岳霖、沈从文、胡适、钱钟书、朱自清、钱穆、蒋梦麟……这些大师们有些虽然意见观点相左,甚至互相当面攻击对方,但最基本的原则是联大老师们讲课绝对自由,讲什么、怎么讲全由教师自己掌握。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授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人类社会的文化也是,什么都绝对化、纯粹化就是最危险的,后来文化大革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陈寅恪先生的座右铭: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几个闪闪发光的大字深深刺入我的双眼。他的全集我觊觎已久,三联01年出版了全套14册,网上叫卖999元,银子啊。。试想陈老这样的大师为一位妓女柳如是作传,洋洋洒洒三大册,要放在今天人们作何敢想?

  西南联大的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联大那些杰出的教师,在抗战期间艰苦的岁月里,无私奉献,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校园里弥漫浓厚的自由学术气氛。在今天,梅校长的这句话成为了现今中国大学的巨大讽刺,自从国家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办以后,高校扩招,各大学联合组成超级航母大学,地方政府划拨地皮修建起一座座美丽无比的新校园。实验大楼、办公楼、教学楼、住宿楼,一幢赛过一幢气派豪华。每当我走在新校区,看到那些崭新的大楼,总在想,里面到底有多少大师呢?一个学校有名不在于你学生多少,不在于你有多少教学楼,不在于你就业率多高,应该在于你拥有多少位学术专家,这才是培养下一批优秀人才最核心的基础。那些建筑雕塑如同过眼云烟,只有大师的精神和思想才能永世长存。

  “1939至1946年,我在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读过四个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一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何老的感慨相信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吧。

   想写的实在太多,思绪万千都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好了。继续放在办公室翻看,毕竟自己身处高校,对比强烈,看了这本书更是感触好多。

  何老写到1949年就嘎然而止了,然人意犹未尽。我个人猜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话题比较敏感,可能遵照他的意思,没有记述下来。其实我最期待的是想看到他那一代人如何评价文革这些历史事件的,毕竟离我们这一代又更遥远了。看到后记,说还有一部《上班记》,尊重何老先生意见,暂不发表。

  康德的墓志铭上写着: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们越经常持久地加以思索,他们就越使得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何老正是这样以为仰望星空,审视自己内心的人。

   以下是读书笔记,我难得这么认真一个字一个字记下。

  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

  文明就是人越来越懂得遵照一种规则生活,因为这种规则,人对自我和欲望有所节制,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尊重。

  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逻辑的、理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还有另外一个天地,同样给人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

  《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对朋友Horatio说:这个广大的世界有许多东西不是你那可怜的哲学所能想象得到的。

  想要做出成绩总得有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天赋;二是环境;第三就是个人的努力。

  每个社会的文化总有两种,一种是上层的高雅文化,一种是民间的俗文化。

  历史有两个特点,第一,所有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的,不是由失败者写的。所以我们读历史的时候得打折扣,打胜利者的折扣,这一点古今如出一辙。第二,历史都是高雅的上层阶级写的,真正下层群众写的历史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流传。

  如果放学回家做完功课,能一边听着窗外的雨声,一边躺在床上看小说,那时多么美好的事情,如果看完小说还能吃一顿油煎饺子,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我觉得最好的一本书,而且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非常好,经常向年轻人推荐,就是Gulliver’s Travesl《格列佛游记》

  当我们的思想解释不通的时候,就得另外换一个坐标,不能死硬地按原来的模式去套。

  宗教可以只有一种信仰,可是科学不应该是一种信仰。

  我以为,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真正理解历史一定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我想任何学问都是这样,最后总得有人作出理论的总结,否则只能停留在纯技术性的层面。

  其实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表述,不必非得用原来的模式,比如过去讲历史都讲正统,讲仁义道德,但这只是理解历史的一个层面,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

  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应该是尽最大的可能把书让大家看到。可是按照我们的观点,图书是国家的财富,我们要尽量地把它保护好,越翻越烂怎么成?所以就千方百计地尽量少让人看,或者不让人看,这在无形之中,使我们国家在吸收知识方面落后了。图书馆是为传播知识设立的,着眼点不应当是建多少高楼,收藏多少图书,而应当是怎么才能让这些书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读书最大的乐趣在于自己精神上的满足,这比什么都重要,而不在于是不是得到一种世俗的荣誉。

  古往今来真正达到纯粹的美的境界的,只有雪莱、济慈和肖邦三个人。

  德国的科学很发达,可是德国没有民主,它的科学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们应该科学、民主两者并重,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从小我就有一个印象,政治是非常之黑暗、复杂、肮脏的东西,一定要远离政治。

  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

  人生,尤其是人生中最难以捉摸的爱情,是不可言喻,甚至是不可传达的,所以只能借某些外在的迹象去猜测,去摸索。两个人一直在追求、探索,心灵渴求而又无从把握,此其所以成为艺术的绝唱。

  人的一生很难说,出乎意料的事情太多了。

  这个世界正因为你看不透,所以才吸引你,要是你知道一切,把一切都看透了,人的一生无所追求,那就太没意思了。

一、国学|中华之母(一)[已扎口]

  以下这些女性,除了个别神话传说人物,都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尊为某行业之母。来看看她们都是谁,都做了哪些贡献吧。

  华夏之母嫘祖,又名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传说她发明了养蚕纺织技术,使人民摆脱了兽皮裹身的原始生活状态 ,史称嫘祖始蚕。她也因此被称为华夏之母。传说她出生于西陵(一说今河南省西平县, 一说今四川省盐亭县)。

  大地之母、人类之母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棉纺织之母黄道婆(1245~1330年)松江府( 海市徐汇区)人 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年)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色泽繁多,呈现出空前的盛况。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原子弹之母吴健雄(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 吴健雄是美国物理学会(APS)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也曾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研制世界上首枚原子弹的计划),是世界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吴健雄主要学术工作是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即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结合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从而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 该成果奠定了吴健雄作为世界一流实验物理学家的地位,许多著名科学家都为她没有因该项成就同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疑惑不平,但吴健雄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万婴之母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林巧稚不仅医术高明,她的医德、医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她献身医学事业,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高超的本领和独到的见解。她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妇产科各种疑难病,确认了癌瘤为戕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跟踪追查、积累了丰厚的供后人借鉴的资料。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9月17日,国家 签署 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9月29日, 向89岁高龄的屠呦呦授予“共和国勋章”。10月22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至今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为人类健康做出者自己的贡献。

二、钱诗贵日记: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笔钱诗贵

  2018-02-08

  丁酉日记

  公交车上,一个自称86岁的老汉看不惯另一个7O岁的老汉不文明,两句劝阻的话无效后,怒气顿生,挥拳相向,吓的驾驶员赶紧停车,让被揍老汉落荒而逃。

  车上人为揍人的老汉喝彩,没想到86岁的人了,还是火气冲天。老汉说:“我一生就喜欢抱打不平。”

  于是,车上人议论纷纷,齐夸老汉身体好,精气神十足。

  一位妇女对丈夫说:“你看看,86岁的人还敢打人,我们家邻居5O岁不到就得病死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

  这话真的不好讲。说是书画家长寿多,齐白石9O过后还要吵闹娶媳妇,年龄大的不要,最好是2O岁左右的,而徐悲鸿不到6O岁就去世了。

  说是科学家长寿多,杨振宁82岁娶了28岁翁帆。许多人猜测杨振宁是拼死吃河豚,不要命了。谁知杨振宁越活越年轻,反而把翁帆折腾的愈发苍老。

  齐白石是艺术家风范,没人指责他什么为老不尊,倒是对杨振宁的人品大加鞭伐者众,个中原因不太明白。

  杨振宁在爱情的滋润下,活的很长寿,但并不一定很开心,因为他清楚别人为什么对他投来异样的眼光。

  布衣院士李小文活的并不长,只有67岁,但人们对他的怀念是真诚的,正如伟人说的那样,李小文死了,但重如泰山。而有的人活着,却轻如鸿毛。

  人们不会忘记一双布鞋、一件布衣,不修边幅,讲课如行云流水,让听者如痴如醉的李小文。人们所崇拜的这位被亲切称为“扫地僧”、“布鞋院士”李小文院士走了,但会永远记在心中。

  年龄大了,不代表无用。一位百岁老太一人生活,反而讨厌儿孙上门打扰,称有事会打电话联系的。

  老太的确很忙,每天打麻将的事不能耽搁。只要摸起麻将,老太精神抖擞,毫不倦怠,可以连续奋战7到8个小时,连年轻人都熬不过她。

  有人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反问道:“我老吗?”原来老太一直认为自己很年轻,难怪活的有滋有味。

  在一个城市,遇到了一位9O多岁的老功臣。尽管他享受高待遇,无衣食之忧,但他坚持每天收破烂,所得费用全部捐给困难儿童。

  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安享晚年,还要这么辛苦?他说:“我很幸福啊!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许多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是幸存者,能看到社会发展这么好,我觉得活的很开心,干点力所能及的事,证明我还有用。”

  老功臣乐观的心态感染了我。尽管生活不尽如意,有不同的烦恼,但又怎么样呢?

  只要人健康活着就好,不抱怨,干自己能干爱干的事就的。

  人活的是心态。老是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可怕的。千万不要在活着的时候怕死。老被死亡的恐惧所威胁,真的就活不长了。

  忘掉死亡才行,干点别的。不妨向苏轼学习,“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还要翻译么?

  苏轼是说,虽然我老了,就让我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吧。我将左手牵着大黄狗,右臂扛着雄鹰,戴顶好看的帽子,穿着貂皮大衣,带着上千骑兵,狂风暴雨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感谢城里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美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就让我痛饮美酒,忘掉烦恼,心胸坦荡,豪气冲天吧!尽管我白发显现,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到时间皇上就会让信使赶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还是充分信任我的。我将用尽力气拉满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准,射向西夏军队。

  我哪能和苏轼比呢?我连猪都骑不上去,别讲跨上战马,拉弓射箭了?

  带领上千骑兵更是奢望,一个骑兵起码要付一百元现金,还要供应盒饭、马料,我哪能支付得起呢?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但苏轼的精神还是要学的,那就让老夫聊发少年狂吧!(钱诗贵丁酉日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8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