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开心一刻

开心一刻

诗坛的硕果[已扎口]

erjian2022-06-26 14:00:02开心一刻135来源:巴马长寿网

    一个通情达理的斑竹卸任了,网友们会想念他。一个昏庸低能的班主当道,虽然不免有人砸砖,大家还是付之一笑。但,这些毕竟于诗词文学的发展几乎无碍。而一首真正的好诗,甚至是划时代的杰作问世;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出现,那怕目前还是默默无闻,它都是而且应该是诗坛的史录,作品是硬道理么。近年来,我查阅了全国许多诗词刊物和网站诗词栏目,不幸的是,无任是理论还是创作,它们都令人失望。然而,在这里,龟哥亮使我眼前一亮,一首真正的好诗,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竟然凸现在《诗词比兴》之中。这是整个诗词界的硕果啊,这更是《诗词比兴》的荣耀。我查阅了龟哥亮近期发表在《诗词比兴》中的作品和复帖,为之总体介绍如下:

     一。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龟哥亮的创作主线

     不师传统是无知,

     不愿求新是白痴。

     不信你看窗外竹,

     旧枝上面发新枝。

    这是龟哥亮《题画竹(二)》的一首七绝。其中“不师传统是无知,不愿求新是白痴。”两句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的创作思路。我曾在某帖上说过,“近体诗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答案只有一个——拿作品说话。说不要的,等你的作品与古人齐——更不要说超越了,再开口。说要的,把改革后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也许还可以争辩一番,当然要yinyin而言,骂街的不行,冷嘲热讽的也不行,起码做到让一方口服,特别对于抱残守缺,积重难返者来说,心服是不可能的”。让我们用比较法来检查一下他在继承传统上做得行不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人名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宋人名句

     不信你看窗外竹,旧枝上面发新枝。—— 龟哥亮

    我想只要不戴有色眼镜,会给个及格的。因此他获得了不改革的发言权。

     二。“充实为美”是龟哥亮创作的修词理念

    龟哥亮在某复帖上说,“拼凑字句,去装点鸡毛蒜皮,拾人牙慧,来修饰无病呻吟,遗老遗少的缠脚布,那怕是绣了花,也还是酸臭的得利害的垃圾呢” 。他又说。“再者,初入门的人,往往喜欢矫饰。比如,有把树荫比喻为“冻碧”的,由于没有引入情感,显得十分空洞。反之,那首典型的打油诗中的“白狗身上肿”的“肿”字,由于形象生动,较之“冻”字的浅薄虚假,却成了两种级别的反差。况且“肿”句的诙谐(只有死狗身上才积雪)还能博人一笑,而“冻”词只能令人反胃罢了。所以,无任是做诗的,还是读诗的,要有所递进,首先要确立这样一个观念——“充实为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小竹青青立土坡,

     不知唱的那山歌。

     铺开宣纸随便画,

     歌好歌差不管他。

    这是龟哥亮《题画竹(一)》的第一首七绝,(原诗无序号)他使用了扑实无华的语言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前二句以拟人的手法呈现了风中的小竹,是眼中之竹。第三句是小竹前的画家并不对眼中之竹依样画符而直抒胸中之竹。第四句是宣纸上呈现了画家的笔下之竹。此时的歌字是双关的,既指眼中之竹,也指墨舞笔歌。“不管他”三字令人仿佛直接听到了画家下笔时奔放的飒飒笔风的的声音,同时也体现了画家不计较规范,仅借笔籍竹以抒情达意的洒脱。这实质上是以格律诗形式,对郑板桥画竹美学的形象化,并不激不厉,以恢谐得中和之道,想必作者也早已是与之心心相印了。我的朋友看后感叹地说:也许读题画诗须懂画理,但“功夫在诗外”,读诗的确也不例外啊。

    但以上仍还是在传统格律诗的范围内。

     三。创新是龟哥亮格律诗创作的发展

    是的,他想有所尝试了,而且,是因为基于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诗坛的反思。

    于是,龟哥亮在某复帖上宣称,”诗的创新,不仅是出于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源于本身的规律。当“冬烘”说到宋诗味同“嚼蜡”的时候,他恰恰漠视了谈论哲理正使宋诗能在文学的长河中能找到它的座标。而三百多年的明代诗坛,尽管有金陵八家等力挽颓势,由于没有特色,仍然成了空白。到了清季,只有郑板桥等颇有意趣的题画诗,才成了唯一的亮点。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坛所要反思的吗?”

    他又把《七绝——题画竹(三)》当作了试验田,拿出改革后的作品来了。

     几株竹子的苗苗,

     请你倾心地照料。

     可不要看它很小,

     风吹,会唱起歌谣。

    但究竟新在何处呢?不也仍是格律诗吗?某复帖中一位叫名可名的转引了《世说新语》中的两段,道出了其中的奥妙““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诗中第四句的中的逗号,正是这样的“三毛””。原来如此啊,一个逗号,竟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一个逗号,竟是一个跨越传统格律诗的支点。格律诗自有它的音尺,古文也本没有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只是后来的增加,也许仅仅是为了导读。但诗中第四句中的逗号,竟在不改变格律诗原有格律的各项状态下,将全诗魔术般地变成了现代诗。它,只诞生于现代,并只属于现代。这,就是它的划时代的意义。

     四。《七律——夏日的庭园》是龟哥亮格律诗创作的新阶段

    于是我们就见到了《七律——夏日的庭园》,它开启了龟哥亮格律诗创作的新阶段。全诗如下:

     七律——夏日的庭园

     舞动纤纤的细腰,

     好妍丽的美人蕉!

     拨开雾,剩些圆露,

     唱起歌,加点巧招。

     蝴蝶,飘飘然,有趣,

     美眉,懒懒地,无聊。

     嚼完了口香糖了,

     指着花,她说,我要。

    我的点评是:

     1。符合近体诗须用平水韵的惯例。

     2。符合近体诗的平仄格律。

     3。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4。采用了白话文的句式。(不是半文言的口语)

     以上四项都做到往往很不容易。于是作者——

     5。突破了近体诗的音尺。并获得了被称为有建筑美的诗行和新诗的节奏美。

     其次是其它:

     6。全诗格调活泼清纯,用语新颖雅丽。体现了作者““艺术起源于游戏”。达其情性啦,happy的诗,阳光的诗,才是诗呀。”的美学思想。(见作者某一诗的复帖)

     7。全诗内容健康充实,不但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还现示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现象。(比如喜欢并与之物我相印的是能歌善舞的美人蕉,而不是空谷幽兰)

     8。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层次分明。结句颇见功力,一

    声“我要”把先前的各种物象联缀起来,转化为意象,给人以遐想。

     9。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作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当然,将会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欢迎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君子风度指谬哦。

一、原来天涯都是这种货色

  当一个真正的伟大诗人出现在天涯,竟然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屈辱啊屈辱,你们配谈论诗么?

  给你看看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诗,真正的好诗。

  赞美吧,要么痛骂。

      一个通情达理的斑竹卸任了,网友们会想念他。一个昏庸低能的班主当道,虽然不免有人砸砖,大家还是付之一笑。但,这些毕竟于诗词文学的发展几乎无碍。而一首真正的好诗,甚至是划时代的杰作问世;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出现,那怕目前还是默默无闻,它都是而且应该是诗坛的史录,作品是硬道理么。近年来,我查阅了全国许多诗词刊物和网站诗词栏目,不幸的是,无任是理论还是创作,它们都令人失望。然而,在这里,龟哥亮使我眼前一亮,一首真正的好诗,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竟然凸现在《诗词比兴》之中。这是整个诗词界的硕果啊,这更是《诗词比兴》的荣耀。我查阅了龟哥亮近期发表在《诗词比兴》中的作品和复帖,为之总体介绍如下:

       一。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龟哥亮的创作主线

       不师传统是无知,

       不愿求新是白痴。

       不信你看窗外竹,

       旧枝上面发新枝。

      这是龟哥亮《题画竹(二)》的一首七绝。其中“不师传统是无知,不愿求新是白痴。”两句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的创作思路。我曾在某帖上说过,“近体诗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答案只有一个——拿作品说话。说不要的,等你的作品与古人齐——更不要说超越了,再开口。说要的,把改革后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也许还可以争辩一番,当然要yinyin而言,骂街的不行,冷嘲热讽的也不行,起码做到让一方口服,特别对于抱残守缺,积重难返者来说,心服是不可能的”。让我们用比较法来检查一下他在继承传统上做得行不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人名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宋人名句

       不信你看窗外竹,旧枝上面发新枝。—— 龟哥亮

      我想只要不戴有色眼镜,会给个及格的。因此他获得了不改革的发言权。

       二。“充实为美”是龟哥亮创作的修词理念

      龟哥亮在某复帖上说,“拼凑字句,去装点鸡毛蒜皮,拾人牙慧,来修饰无病呻吟,遗老遗少的缠脚布,那怕是绣了花,也还是酸臭的得利害的垃圾呢” 。他又说。“再者,初入门的人,往往喜欢矫饰。比如,有把树荫比喻为“冻碧”的,由于没有引入情感,显得十分空洞。反之,那首典型的打油诗中的“白狗身上肿”的“肿”字,由于形象生动,较之“冻”字的浅薄虚假,却成了两种级别的反差。况且“肿”句的诙谐(只有死狗身上才积雪)还能博人一笑,而“冻”词只能令人反胃罢了。所以,无任是做诗的,还是读诗的,要有所递进,首先要确立这样一个观念——“充实为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小竹青青立土坡,

       不知唱的那山歌。

       铺开宣纸随便画,

       歌好歌差不管他。

      这是龟哥亮《题画竹(一)》的第一首七绝,(原诗无序号)他使用了扑实无华的语言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前二句以拟人的手法呈现了风中的小竹,是眼中之竹。第三句是小竹前的画家并不对眼中之竹依样画符而直抒胸中之竹。第四句是宣纸上呈现了画家的笔下之竹。此时的歌字是双关的,既指眼中之竹,也指墨舞笔歌。“不管他”三字令人仿佛直接听到了画家下笔时奔放的飒飒笔风的的声音,同时也体现了画家不计较规范,仅借笔籍竹以抒情达意的洒脱。这实质上是以格律诗形式,对郑板桥画竹美学的形象化,并不激不厉,以恢谐得中和之道,想必作者也早已是与之心心相印了。我的朋友看后感叹地说:也许读题画诗须懂画理,但“功夫在诗外”,读诗的确也不例外啊。

      但以上仍还是在传统格律诗的范围内。

       三。创新是龟哥亮格律诗创作的发展

      是的,他想有所尝试了,而且,是因为基于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诗坛的反思。

      于是,龟哥亮在某复帖上宣称,”诗的创新,不仅是出于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源于本身的规律。当“冬烘”说到宋诗味同“嚼蜡”的时候,他恰恰漠视了谈论哲理正使宋诗能在文学的长河中能找到它的座标。而三百多年的明代诗坛,尽管有金陵八家等力挽颓势,由于没有特色,仍然成了空白。到了清季,只有郑板桥等颇有意趣的题画诗,才成了唯一的亮点。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坛所要反思的吗?”

      他又把《七绝——题画竹(三)》当作了试验田,拿出改革后的作品来了。

       几株竹子的苗苗,

       请你倾心地照料。

       可不要看它很小,

       风吹,会唱起歌谣。

      但究竟新在何处呢?不也仍是格律诗吗?某复帖中一位叫名可名的转引了《世说新语》中的两段,道出了其中的奥妙““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诗中第四句的中的逗号,正是这样的“三毛””。原来如此啊,一个逗号,竟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一个逗号,竟是一个跨越传统格律诗的支点。格律诗自有它的音尺,古文也本没有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只是后来的增加,也许仅仅是为了导读。但诗中第四句中的逗号,竟在不改变格律诗原有格律的各项状态下,将全诗魔术般地变成了现代诗。它,只诞生于现代,并只属于现代。这,就是它的划时代的意义。

       四。《七律——夏日的庭园》是龟哥亮格律诗创作的新阶段

      于是我们就见到了《七律——夏日的庭园》,它开启了龟哥亮格律诗创作的新阶段。全诗如下:

       七律——夏日的庭园

       舞动纤纤的细腰,

       好妍丽的美人蕉!

       拨开雾,剩些圆露,

       唱起歌,加点巧招。

       蝴蝶,飘飘然,有趣,

       美眉,懒懒地,无聊。

       嚼完了口香糖了,

       指着花,她说,我要。

      我的点评是:

       1。符合近体诗须用平水韵的惯例。

       2。符合近体诗的平仄格律。

       3。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4。采用了白话文的句式。(不是半文言的口语)

       以上四项都做到往往很不容易。于是作者——

       5。突破了近体诗的音尺。并获得了被称为有建筑美的诗行和新诗的节奏美。

       其次是其它:

       6。全诗格调活泼清纯,用语新颖雅丽。体现了作者““艺术起源于游戏”。达其情性啦,happy的诗,阳光的诗,才是诗呀。”的美学思想。(见作者某一诗的复帖)

       7。全诗内容健康充实,不但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还现示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现象。(比如喜欢并与之物我相印的是能歌善舞的美人蕉,而不是空谷幽兰)

       8。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层次分明。结句颇见功力,一

      声“我要”把先前的各种物象联缀起来,转化为意象,给人以遐想。

       9。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作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当然,将会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欢迎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君子风度指谬哦

二、看,《诗词比兴》近期发生了什么?

   看,《诗词比兴》近期发生了什么?

   ——偶言

  一个通情达理的斑竹卸任了,网友们会想念他。一个昏庸低能的班主当道,虽然不免有人砸砖,大家还是付之一笑。但,这些毕竟于诗词文学的发展几乎无碍。而一首真正的好诗,甚至是划时代的杰作问世;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出现,那怕目前还是默默无闻,它都是而且应该是诗坛的史录,作品是硬道理么。近年来,我查阅了全国许多诗词刊物和网站诗词栏目,不幸的是,无任是理论还是创作,它们都令人失望。然而,在这里,梦吴越使我眼前一亮,一首真正的好诗,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竟然凸现在《诗词比兴》之中。这是整个诗词界的硕果啊,这更是《诗词比兴》的荣耀。我查阅了梦吴越近期发表在《诗词比兴》中的作品和复帖,为之总体介绍如下:

   一。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梦吴越的创作主线

   不师传统是无知,

   不愿求新是白痴。

   不信你看窗外竹,

   旧枝上面发新枝。

  这是梦吴越《题画竹(二)》的一首七绝。其中“不师传统是无知,不愿求新是白痴。”两句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的创作思路。我曾在某帖上说过,“近体诗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答案只有一个——拿作品说话。说不要的,等你的作品与古人齐——更不要说超越了,再开口。说要的,把改革后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也许还可以争辩一番,当然要yinyin而言,骂街的不行,冷嘲热讽的也不行,起码做到让一方口服,特别对于抱残守缺,积重难返者来说,心服是不可能的”。让我们用比较法来检查一下他在继承传统上做得行不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人名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宋人名句

   不信你看窗外竹,旧枝上面发新枝。—— 梦吴越

  我想只要不戴有色眼镜,会给个及格的。因此他获得了不改革的发言权。

   二。“充实为美”是梦吴越创作的修词理念

  梦吴越在某复帖上说,“拼凑字句,去装点鸡毛蒜皮,拾人牙慧,来修饰无病呻吟,遗老遗少的缠脚布,那怕是绣了花,也还是酸臭的得利害的垃圾呢” 。他又说。“再者,初入门的人,往往喜欢矫饰。比如,有把树荫比喻为“冻碧”的,由于没有引入情感,显得十分空洞。反之,那首典型的打油诗中的“白狗身上肿”的“肿”字,由于形象生动,较之“冻”字的浅薄虚假,却成了两种级别的反差。况且“肿”句的诙谐(只有死狗身上才积雪)还能博人一笑,而“冻”词只能令人反胃罢了。所以,无任是做诗的,还是读诗的,要有所递进,首先要确立这样一个观念——“充实为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小竹青青立土坡,

   不知唱的那山歌。

   铺开宣纸随便画,

   歌好歌差不管他。

  这是梦吴越《题画竹(一)》的第一首七绝,(原诗无序号)他使用了扑实无华的语言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前二句以拟人的手法呈现了风中的小竹,是眼中之竹。第三句是小竹前的画家并不对眼中之竹依样画符而直抒胸中之竹。第四句是宣纸上呈现了画家的笔下之竹。此时的歌字是双关的,既指眼中之竹,也指墨舞笔歌。“不管他”三字令人仿佛直接听到了画家下笔时奔放的飒飒笔风的的声音,同时也体现了画家不计较规范,仅借笔籍竹以抒情达意的洒脱。这实质上是以格律诗形式,对郑板桥画竹美学的形象化,并不激不厉,以恢谐得中和之道,想必作者也早已是与之心心相印了。我的朋友看后感叹地说:也许读题画诗须懂画理,但“功夫在诗外”,读诗的确也不例外啊。

  但以上仍还是在传统格律诗的范围内。

   三。创新是梦吴越格律诗创作的发展

  是的,他想有所尝试了,而且,是因为基于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诗坛的反思。

  于是,梦吴越在某复帖上宣称,”诗的创新,不仅是出于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源于本身的规律。当“冬烘”说到宋诗味同“嚼蜡”的时候,他恰恰漠视了谈论哲理正使宋诗能在文学的长河中能找到它的座标。而三百多年的明代诗坛,尽管有金陵八家等力挽颓势,由于没有特色,仍然成了空白。到了清季,只有郑板桥等颇有意趣的题画诗,才成了唯一的亮点。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坛所要反思的吗?”

  他又把《七绝——题画竹(三)》当作了试验田,拿出改革后的作品来了。

   几株竹子的苗苗,

   请你倾心地照料。

   可不要看它很小,

   风吹,会唱起歌谣。

  但究竟新在何处呢?不也仍是格律诗吗?某复帖中一位叫名可名的转引了《世说新语》中的两段,道出了其中的奥妙““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诗中第四句的中的逗号,正是这样的“三毛””。原来如此啊,一个逗号,竟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一个逗号,竟是一个跨越传统格律诗的支点。格律诗自有它的音尺,古文也本没有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只是后来的增加,也许仅仅是为了导读。但诗中第四句中的逗号,竟在不改变格律诗原有格律的各项状态下,将全诗魔术般地变成了现代诗。它,只诞生于现代,并只属于现代。这,就是它的划时代的意义。

   四。《七律——夏日的庭园》是梦吴越格律诗创作的新阶段

  于是我们就见到了《七律——夏日的庭园》,它开启了梦吴越格律诗创作的新阶段。全诗如下:

   七律——夏日的庭园

   舞动纤纤的细腰,

   好妍丽的美人蕉!

   拨开雾,剩些圆露,

   唱起歌,加点巧招。

   蝴蝶,飘飘然,有趣,

   美眉,懒懒地,无聊。

   嚼完了口香糖了,

   指着花,她说,我要。

  我的点评是:

   1。符合近体诗须用平水韵的惯例。

   2。符合近体诗的平仄格律。

   3。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4。采用了白话文的句式。(不是半文言的口语)

   以上四项都做到往往很不容易。于是作者——

   5。突破了近体诗的音尺。并获得了被称为有建筑美的诗行和新诗的节奏美。

   其次是其它:

   6。全诗格调活泼清纯,用语新颖雅丽。体现了作者““艺术起源于游戏”。达其情性啦,happy的诗,阳光的诗,才是诗呀。”的美学思想。(见作者某一诗的复帖)

   7。全诗内容健康充实,不但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还现示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现象。(比如喜欢并与之物我相印的是能歌善舞的美人蕉,而不是空谷幽兰)

   8。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层次分明。结句颇见功力,一

  声“我要”把先前的各种物象联缀起来,转化为意象,给人以遐想。

   9。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作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当然,将会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欢迎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君子风度指谬哦。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3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