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长寿文化

长寿文化

老夫妻牵手76年 大年初三共庆103岁大寿

erjian2022-06-28 12:34:20长寿文化87来源:巴马长寿网

  在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世元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从晚清开始,好几代都从事教育工作,被当地人称为“教师世家”。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教师世家”诞生了一对至今健在的百岁夫妻。大年初三,袁玉峰、郭慧娟夫妻二人共同度过了他们的103岁(虚岁)寿辰。

  夫妻俩育有一子两女,一家近30人四代同堂。

  长寿的秘诀离不开心态,家庭和睦、子女孝顺是这一家子最大的特点。

  “这一年多,父母由于年事以高,睡眠时间特别长,而且不固定,经常昼夜不分。”老人儿子袁一平说,老人经常白天睡觉,晚上醒来一喊饿,他就得起床给老人准备吃的。袁玉峰年轻时体质弱,54岁因病内退在家,当时还在读书的袁一平就学着照顾父亲。这些年,袁一平几乎没有睡过一夜的安稳觉。公婆想吃什么,妻子李明霞立马去菜场买;逢年过节,她还要亲手为老人做新鞋。在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两位百岁老人至今身体还不错,袁一平也因此被评为扬州市“十大孝星”。敬老爱老、孝敬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是今天几乎丧失殆尽。

一、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千百年来,福禄寿全是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位老寿星却希望早日离世。长寿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喜乐,反而给了他孤独和空虚,寂寞与悲伤。

  索迪米约老人照片1

  索迪米约老人一直期待死亡,他的棺材摆了24年,却一直没有用到。

  他曾经是一个承担家业的丈夫,是一个年富力强的父亲,也是一位慈祥乐观的祖父。索迪米约老人曾先后娶过四位妻子,但她们都相继离世,他的十几个兄弟姐妹、所有的儿女及身边的亲朋好友,亦都逐一去世。年迈的老人历尽了人世沧桑,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的苦痛在他心中辗过。时光匆匆,他的身边只剩下曾孙与玄孙辈亲属照顾其饮食起居。他们都很孝顺索迪米约老人,但老人与晚辈们始终有着心理上的隔阂。孤独、寂寞的苦痛埋藏在老人的内心深处。

  他经常说:“我活够了,真是活够了。”

  索迪米约老人照片2

  122岁这年,他生了一场大病,本以为能与死神牵手,死神却跟他擦肩而过。康复之后的老人并不因此感到快乐,他仍然活在空虚寂寞中,耐心等候死神的再次降临。

  老人失去了生命的目标和方向,活着对他来说是一种苦恼。他拖着日渐衰竭的身体,日复一日在寂寞空虚的折磨中度过。尽快死去,竟成了老人心中唯一的愿望。

  过146岁生日时,晚辈们为孝敬老人送来了生日蛋糕,这也是老人最后一次过生日了。在这之后,索迪米约要用绝食这种做法离开人世,尽管晚辈们万般不同意,但最终还是依从了老人的心愿,让他不再承受人世间的痛苦。

  索迪米约老人照片3

  笔者看了索迪米约老人生平的这则报道也感慨良多。生、老、病、死苦始终是众生本有的大病,要解决这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唯有从佛教、佛学、佛法的角度去寻求,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两千五百多年前,南无释迦牟尼佛就是看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生老病死苦,才发心出家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成就圆满佛果,继而为众生演示八万四千法门,度脱了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使其离苦得乐。

  然而到了末法时期,茫茫人海之中,能真正修学如来正法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人身难得,暇满人身宝更难得。倘若索迪米约老人生活在一个佛教盛行的地域,有缘遇上了如来正法,他的人生轨迹也许会截然不同。倘若他学到了佛教正法,懂得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能依教奉行,他的生命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倘若他得到了佛法的传授,能以修行、修法来建立自己的功德,迈向菩提解脱的境界,就不至于把自己的晚年过得那么凄凉孤独,用绝食来轻生了;与之相反的是,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寿,努力用功,如法修持,争取证得解脱成就,进而去度化自己的亲朋好友乃至更多有缘的众生。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变成功德的生命,而不是罪业的生命。

  果章长老身放红光

  中国有一位长寿的果章长老,他是着名的高僧,幼年时就在峨眉山出家,中年时赴康定拜南无始祖报身佛为师,在佛陀座下接受灌顶传法。果章长老先后任峨眉山九老洞住持和佛教南传中国第一站雾中山接王寺方丈。果章长老戒行严谨,证量高深,能调伏山中走兽,能听到天人讲话。

  果章长老107岁时,于2015年1月30日凌晨十五分圆寂。长老在29日下午5:30示寂一个小时后又恢复了呼吸,于30日凌晨方圆寂。这一切都体现了长老实修如来正法,证得生死自由!过了十一天后有不法之人用针刺长老血管,当下鲜血流出,表法果章长老已证肉身菩萨地境。可见,掌握了生脱死的如来正法,才能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由此缘故,寿命越长时功德就会越高,修持的证量也就越高了。

  佛法难遇,完美佛法更难希求。南无始祖报身佛在《什么叫修行》中说法:“尤为至今末法时期,三界业海波涛汹涌,众生如盲龟更难以项穿荡动海流之木轭如牛鼻之孔,故而要得完美佛法难中之难……”

  故此,我们要万分珍惜佛陀降世的殊胜因缘,精进学佛修行,自觉觉他,广发菩提心;让更多众生有机会恭闻到佛陀亲说的法音,从而开敷正见、觉悟真谛、去除业障、增长福慧,迈向实证成就、幸福常乐的光明彼岸。

二、长寿老人的烦恼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疾病治疗的重视,现在长寿的老人在不断地增多,八十岁九十岁以上的高寿者在各村都不少,尤其是八十岁以上老人明显增加,无疑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可是,我们却发现,这些高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无法得到晚辈应有尊重,在生活上也得不到子女很好的照顾,这样,他们虽然长寿,却活得不幸福,甚至可以说活得很艰难,很累。

  前不久,村里一个九十四岁高龄的老人刚刚去世,却想不到,临终前遇到了“麻烦”。他有三个儿子,已经分家各过,都盖了几百平米的新房,平日里,老俩口都住在祖上留下的破旧木板房里,由老婆子照顾丈夫,可谓是两老人相依为命,家庭也因此相安无事,三个儿子间没有什么意见,因为,老人一个月有近三千元养老金,再加上母亲可以照顾父亲,儿子们可以不用操心双老的起居饮食,一心就围着老婆儿女,经营自己的小家庭,他们自然轻松自在。可是,这平静的日子在老人弥留的最后几十天时间里被打破,因为,三个孩子都不想让老人在自己的家里咽气。尽管老话说过,房子可以让人死,不能让人生。按迷信说法是,房子里让别人人死,是替这人家死人,保护了这家的人;而在这一房子生了孩子,似乎是占了这家的人丁数。但有不少人还是认为,在家里死人是晦气的,他们不讲理到连自己的父母也不让在自己家里咽气,尽量把临终父母推出去,最好死在其他兄弟家,实在无法,就让父母死在破旧的祖屋。于是就出现了,劳苦几十年养大了五个儿女,到临终却落得“无处安身”的悲惨境况。据说,最后经过亲戚族人艰难的努力,老人勉强在二儿子家归世。

  这位长寿老人虽说差点临终无处安身,但他有养老金,老婆身体硬朗,还能照顾他,而且始终没有得大病,直到去世前都不需要别人护理,所以,平日里生活过得倒是平静无忧。有经济基础,又有一个身体健康的老伴,不拖累儿女,余生才能过得轻松。而有的高寿老人就没有他这样幸福。

  村里有一位今年九十八岁的妇女,也三个儿子,都不愿意让母亲与自己一家人一起生活,而是让九十多岁高龄的母亲一个人自己“照顾”自己,而儿子每人只是负担老人一个月一百元的生活费,平日里也极少与母亲走动,幸好他们的母亲身体还能撑得下去,虽然料理自己生活有些困难,但总算勉强过得下去,只是孤苦伶仃,终日与孤独相伴。对这位老人的晚景,有老者感叹:母亲不如儿女家里的猫猫狗狗。

  看来,长寿,还得有健康身体。

  还有一位今年九十五岁的男性老人,一生育有三男四女七个儿女,三个儿子都成家单过,其中两个儿子的孙子都十几岁了。老伴已经先他几年走了,现在自己没什么大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在老伴在时,三个儿子赡养父母就是采用轮流供饭方式,一个月间在每个儿子家吃十天,这本来没什么不好,可是三个儿子都不让老父亲长期住在自己家——有一个固定的住所,于是只好轮到在谁家吃饭,就住在谁家,弄得老人像流浪汉,每十天后就要抱着旧棉被草席和换洗衣服到管饭儿子家里住。每个儿子都有几百平米,十几间房子,却不愿意拿出一间让老人暂住栖身到归世!说起来让人何等心酸。

  高寿老人不少,但是他们在儿子成家以后,老人似乎完全“脱离”了和儿子一家的关系,只剩下简单的“养活”和“被养活”的关系,而体现不出他们与儿子一家浓浓的血缘亲情,早先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到父母老了,失能了,表面看是达到了“养儿防老”的目的,可是,晚辈对老人的起码关心都做不到,至于说顾及老人的精神世界,那简直是奢求,一家人和高寿亲人的血缘亲情几乎荡然无存!

  老人长寿,还要健康,有经济来源,再加上有健康的另一半,才能让余生过得无忧。不然,长寿不能幸福,还可能会出现先哲所说的:长寿多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8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