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长寿乐园

长寿乐园

过度医疗不是为了人民,是为了人民币

erjian2022-06-07 21:01:34长寿乐园69来源:巴马长寿网

  胡大一怒斥:过度医疗不是为了人民,是为了人民币!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胡大一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痛陈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危害。

  很多人每次看完病都往家抱回一堆药,根本吃不完。胡大一教授怒斥过度医疗、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问诊几句就让做CT核磁,癌症风险加大】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这可能是道送命题】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这可能是道送命题】

  【动不动就放支架,这是严重的过度医疗】

  【晚期肿瘤患者别开刀,开一个就死一个】

  【问诊几句就让做CT核磁,癌症风险加大】

  据《法制日报》报道,一名患者在哈医大二院重症监护室住院 13 天花费 22 万元,患者死后仍在被收费。

  医生给患者看病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5个步骤:

  第一,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同病人沟通,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物理诊断,具体分为“望”――看看病人有没有黄疸贫血等;“触”――触摸病人的胸腹部;“叩”――叩叩他的肺部和心脏部位;“听”――就是使用听诊器;

  第三,用一些基本技术检查和诊断疾病,比如做心电图、拍胸片,这些技术通常经过多年临床运用,对诊断有价值且成本很低;

  第四,让病人做无创伤性的辅助检查,比如做运动平板测试、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才是让患者做CT、冠状动脉造影等成本很高且有创伤的检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胡大一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直接跳到第五个步骤。很多医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很多人觉得,CT、造影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

  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比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 750 次X线胸片,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浪费医疗经费,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病人带来一生的癌症风险。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这可能是道送命题】

  你觉得,多重的病才需要做手术?会有人回答心脏病、肿瘤,但如果告诉你,从小到大,你因为感冒、发烧、腹泻做了很多次“手术”,这件事你自己都不知道吧。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去输液,医院里到处都是输液的人。这在美国、欧洲是绝对看不到的。

  输液是侵入性操作,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术”。输液过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这个过程中,输液药物、设备、环境、操作的无菌程度,都会影响输液安全。

  输液增大心脏负担,有心脏病的老人风险更大。因为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 500 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一个体重为 60 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 4~5 升,粗略估算,输液 1 升相当于加大了 20% 的循环负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脏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此外,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当然了,在急诊抢救、急重症治疗中,输液仍是非常重要的给药方式。普通的感冒发烧,真没必要去输液,既受罪,风险也大。

  【动不动就放支架,严重的过度医疗】

  重庆市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 郑文杰表示,支架滥用就是一种过度医疗。主要表现在有些患者不需要放支架的放了,只需放1个的放了两三个甚至更多。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00 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为 2 万例,而到了 2011 年竟达到了 40.8 万例,增长 20 倍。因少数医生对放置支架的适应症把握不严,确实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本段摘自《生命时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胡大一教授表示,我国心脏支架使用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 6 万个,老百姓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却逐年上升,放进不该放的支架,对患者来说,是终身性的、最严重的过度医疗之一。要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还在于预防。

  芬兰一名心脏病医生和他的团队,在与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下,用了 35 年时间倡导民众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先倡导人们吃面包时逐渐减少涂黄油的量,接着通过立法,反对反式脂肪酸物质进入食品,最后提倡民众吃植物油。35 年后,人们的期望寿命延长了十几年,冠心病患者减少了 80%。他们发现,对寿命延长贡献最大的不是心脏支架,不是更多的药物,而是发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晚期肿瘤患者别开刀,开一个死一个】

  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现在肿瘤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从疗效评估的角度看,很多费用高昂的疗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肿瘤患者求生欲望强烈,为延续生命也愿意尝试各种昂贵的诊疗手段。有数据显示,国内 15% 的晚期肿瘤病人在过度和不合理的治疗中加速死亡。(本段摘自《生命时报》)

  上海瑞金医院原副院长、胃肠外科带头人 朱正纲就曾在不同的学术场合跟医生们说:“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从去年起,朱正纲开始去“拦刀”。

  “我们对中晚期胃癌的认识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得了肿瘤肯定首选开刀,之后,再化疗、放疗。这就像先把大山(肿瘤主体)搬掉,再用化疗、放疗等把周围的小土块清理掉。”

  “走到今天,这种治疗观念已深植于全国大小医院,晚期病人跑到医院里,来一个,就开(刀)一个。恐怖的是,就随访一年发现,晚期病人开刀后没多久就复发了,生存期很短。因此,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而且开刀对医生来说,收入更高些!”

  4招让你少进医院

  进了医院,是否过度治疗基本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但是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少进医院,只需做到下面 4点,能使高血压减少 55%,冠心病减少 75%,糖尿病减少 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十年以上。

  图片

  吃 一荤、一素、一菇

  营养是互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够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什么都吃,饮食多样化,什么营养都有了,营养也就最均衡了。但一定要记住:适可而止。什么都不要过度,别变胖了。吃饭七、八分饱。

  每天饮食保证一荤、一素、一菇。一荤,蛋白质有了,脂肪有了;一素,也就是水果、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了;一菇,也就是各种蘑菇,包括香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也包括黑木耳,海带。

  图片

  动 每天步行八千步

  古往今来,多少人梦寐以求地追求健康和长寿,却总是与之失之交臂。原因就是他们花费高昂的代价追求奢侈豪华,却忘记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身边最朴素的真理。

  运动可以代替药物,而没有一样药物可以代替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寿命,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预防高血压,惯性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骨质疏松,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它能使你的血液“富有”,血管富有弹性,肺活量增加,心率降低,血压降低,骨骼密度增加,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激发和增将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绪等。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运动是:每天步行三公里,每星期运动五次。三公里,大约是八千步。

  戒烟别抽,酒少喝

  吸烟的害处大家似乎都知道,但戒烟很难,有人说难于上青天。有的人诊断出肺癌了,马上就戒了烟,可惜,有时已经太晚了。从人群的角度,控制吸烟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儿童,使烟民后继无人。

  适量饮酒能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人际交往。但是,就是一把双刃剑。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就是罪魁祸首。会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脏病,帕金森症等疾病。

  心 跟自己过意不去,死得最快

  在人生健康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占 25%,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占 25%,而心理平衡一项就占 50%。谁能掌握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得了病没关系,什么病都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和药,但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意不去,这样的人死得最快。

  很多百岁老人长寿秘诀各有不同,有人不吃肉,有的却爱吃肉,而且专吃肥肉;他们生活方式和习惯五花八门。但有一条,百岁老人都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为人随和,不会生闷气,也不会着急上火。

  避免过度医疗,需要很多医生的共同努力,不过为了自己的健康,大家不妨改变生活方式,能少进医院总是好的~

  本文来自公众号《医学推广中心》

一、我的学医之路(七)——中医、健康与寿命

  中医、健康与寿命

  常常看到一些微信群或公众号推送一些养生方面的东西,常常冠以某某名医或者某某大师,看了以后,总让人觉得很好笑。

  什么是健康?愚以为,健康应该包含身心两个方面,首先,身体内部的运行高度和谐,很少生病,就像电脑拥有很好的硬件基础;然后,心智的运行也高度和谐,很少有烦恼,就像电脑的软件系统安全、易用、高效;最后,身与心之间高度和谐。

  中医的作用是什么?医,是相对于病而言的,那么医的作用就是去已病,防未病。古代就有“卫生”这个词,本意就是护卫生命。从语言角度讲,卫生和医疗是相似的,只不过医疗更注重“已病”。

  中医能不能延长寿命?当然可以。《黄帝内经》开篇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百岁就是健康的人的正常寿命。我们推想,百岁多一些可能就是健康的极限值,著名学者潘启明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该在140岁左右。当然,有些人的先天禀赋不是很好,那么自然寿命也会大打折扣。中医学好了,知道怎么趋避厉害,怎么(以更少损害健康的代价)对治疾病,在自然寿命的范围内,减少疾病所折损的寿命还是不难的。

  但是,又不得不说些泼凉水的话。如果你自己不懂中医的话,要想靠中医实现健康,那就别想了,这几乎没有可能。有3个原因,第一,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发生了什么;第二,医生帮你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来得太晚;第三,我们容易接触到的,多是商业欺骗。

  关于当今中医水平下滑的原因。如果仅仅从思辨能力来看待学术,那么中国的学术鼎盛基本上都在汉朝以前,比如《道德经》是哲学的终极,《商君书》、《韩非子》是管理学的终极,中外几千年来从未超越。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在中医就这么“软”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政权的影响,一个是商业影响。政权影响。首先,统治者的逻辑是为了顺应他们自己的意志,这个意志很可能偏离真理,比如清朝时期编撰《四库全书》,本意应该是文化大集成,实际上的效果却是文化大清洗。其次,掌握权力的人未必有能力指导具体行业,比方说清朝时期由皇帝授意由御医编修的《医宗金鉴》,在黄元御看来,这本书毫无价值,应该直接烧掉。至于商业影响,在利欲熏心的背景,思考问题的角度是经济效益,而非他人健康,中医只是行骗的道具,医德已丧尽矣。相反的,中国近代大批优秀人才出生于中华民国,为什么呢?很容易解释,那是一个统治力极弱、经济极差的时期,一没有政权,二没有商业,没有这两大老虎的干涉,自然能出很多人才了。

  关于寿命,从阴阳术数的观点来看。万事万物的结构只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结构,一种是后天结构。先天结构用的是全,后天结构用的是偏。所有看得见、摸得着、有功用的,都是属于后天。阴阳术数这个门类所有的东西都是依赖于后天。我们的身体,也是后天结构。后天结构的典型模型之一就是《河图》,运转过程是阴阳两侧同时从中心向外旋转并脱离中心(耗散),整个过程经历生、壮、病、死。所以,一切生命,开始的时候内部能量大于外部侵蚀,内部能量能够约束内部结构的运转,表现为成长,到了后期,内部能量变弱不能抵御外部侵蚀,内部能量不能有效约束内部结构的运转,人就出现生病直到死亡。中国道家所做的事情就是抑制死亡,思路很简单,第一,减少外部侵蚀,比如说去声色;第二,增强内部能量,比如气功导引、炉火内丹之术。

  至于仙道鬼怪、法术祝由之类,我从不轻易去否定他们,自己没有见到过,不代表世上不存在,不能证明,不代表是错的。我早年也是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直到自己因为建房误挖到坟墓而发生通灵,我才对“鬼”的存在深信不疑。大抵,所有的“物”都是有灵性的(不存在纯粹的物质),只是有没有和我们处于同一个维度,如果和我们处于同一个维度,就可以被我们的灵性所感知,也可能被我们的灵性所驾驭。

  如果有人对延长寿命感兴趣,可以了解下道家。我对道家不甚了解,仅仅读过《周易参同契》、《乐育堂语录》等寥寥几本著作,皆未用心研究。然,道家对于先后天八卦的解释非常高明,其阴阳顺逆思想亦让我颇多收获。总之,普通人不可能“逆生长”,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减少那些缩短寿命的原因。

  有人说,网络让信息海量增长的同时也让信息中的谬误海量增长。到了微信的时代,这种小圈子的方式,未必让信息海量增长,却让信息中的偏执和谬误海量增长。

  曾被人拉到某某名医“营养搭配”的微信群,说是怎样怎样饮食能提高营养。我问他们,如果严格按照这种方法来操作,你能保证所有的人健康都能改善吗?如果不能的话,是不是说明这个就不靠谱?我就被踢出了群。

  又曾被某某中医群拉进去,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某名医说自己有一条养生秘诀,就是不吃糖。我问发文章的人,宋美龄被报道爱吃巧克力糖,为什么活了106岁?她和这个“养生秘诀”对着干,为什么能长寿?我又被踢出群。

  类似的例子不堪枚举。

  人是天地造化,天地有多复杂,人的健康就有多复杂,即便仅仅是治病,那也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情。道理都很简单,很多被别人奉为真理的东西,轻易用一两个反例或者一两个类比就可以让其变成落汤鸡,在当下,为什么就没有人认真去思考一下?

二、正气养生论(六十一)退休养生享天年

  正气养生论(六十一)退休养生享天年

  作者:刘颐生

  一、退休:

  中国现行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退休后把养生放在首位。养生学问高深,归纳为快乐二字。

  俄國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說:“快乐是養生的唯一秘訣”。快乐與健康是相連的,养生要善良(心理养生营养素)、宽容(心理养生调节阀)、乐观(心理养生不老丹)、淡泊(心理养生免疫剂)必不可少。

  明代养生家吕坤云:“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乃养生之第一要义。”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最高准则。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

  明代医学家汪绮石云:“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神,即养好精、气、神。

  二、退休后的养生原则:

  1、消除消极心理,克服不良情绪,注意心理平衡。保持平和心态,家庭和睦,亲朋友善。

  2、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劳动、睡眠等习惯。

  3、生活质量高,经济自立,生活自理,活动自主,有稳定的生活圈子,健康快乐过好每一天。

  4、四部位须保暖。

  1)腹部。受凉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有胃病史的人更要注意。

  2)双脚。脚离心脏最远,脚冷则冷全身,机体抵抗力会下降,病邪就乘虚而入。

  3)脖子。这个部位受凉,向下易引起感冒;向上易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脑部供血。

  4)肩膀。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易受风寒引发疼痛。

  5、每年健康体检,排除不适合的运动项目。

  6、制定退休后的生活计划。

  三、退休养生诀窍:

  1、乐观平和。

  《黄帝内经》载:“心是五脏腑之主”,“百病皆生于气。” 明代王阳明云:“莫将身病为心病”。苏东坡云:“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相由心生、心态平衡,保持生命朝气和活力的一颗童心。思想乐观,心态平和。顺境时谨慎、逆境时振作、得意时谦虚、烦恼时糊涂。善于控制情绪、文明礼貌、以诚待人、以礼敬人、平易近人、适力助人。

  2、运动锻炼。 

  生命在于有氧运动,身体健康才是延缓衰老的基础,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项目进行身心锻炼,让运动变成爱好,循序渐进从散步开始。适度运动补充肌体能量,有利血液循环,改善脂肪过多地存积体内,防止肥胖适当减轻体重,消除啤酒肚和游泳圈,降低多种疾病风险保证血糖正常,延缓骨质疏松,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如保健操、书法、绘画、养花、养宠物等陶冶身心,适量运动,疏通经络,健脑强心,延年益寿。

  注意事项:

  1)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的效果不取决运动量的大小,在于持之以恒。运动的频率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周不少于4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天。

  2)初参加运动的人,开始运动次数及运动量少些,每周3次,每次15~30分钟较适宜。以后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

  3)体质稍差、年龄偏大或初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散步、慢跑、走交替的运动方式,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经过几周或几个月后,根据体质情况增加运动频率。

  4)健康的中老年人,每天坚持锻炼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

  3、节食节欲,生活规律。

  保持生物钟运作良好是长寿的秘诀。孔子曰:“食色性也,人之大欲焉。”稽康的《养生论》载:“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说明饮食、色欲两事应节制。保持充足、规律、良好睡眠,使之适度,以求长生。

  4、平衡营养,多样配合。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食物多样化粗细、荤素搭配营养平衡。保障衣食健康是必备的养生。饮食多炖少炒,以炖、煮、熬、蒸烹饪方法为主,食物温软为佳。

  戒烟限酒、膳食低油、低盐、低脂、低糖、少吃多餐,每餐吃七、八分饱,饱则伤肺,暴食伤胃伤肠。忌生冷、腌制、重口味等饮食,昧过浓超过机体正常的承受能力会引起疾病。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红薯、全麦、鱼(无鳞鱼要少吃)、禽、蛋、瘦肉等食品,摄入硒、类胡萝卜素纤维素、钙、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易衰老,较少有认知障碍。

  5、注重仪表。

  不能未老先衰,无论在家或外出,根据不同的场合修饰自己,使自己得体大方,给人给己以愉悦。

  6、学习旅行。

  活到老学到老。微信、电脑是最新的健脑方,读书开阔心胸,旅行开阔眼界,喜欢读书和旅行的人,对任何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不会人云亦云,自然神采飞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四、中医调养方:

  益气活血方:黄芪、丹参、西洋参、田三七、山楂、茯苓、当归、山药、白术,9种药材各50克打成粉。

  用法:每天早上服10克。用开水冲服,想口感好放蜂蜜。

  功效:益气、活血、健脾。适合老人服用,如血脂高,加一份瓜蒌壳降血脂。

  五、退休养生功:

  1、按摩健脑。

  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2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顶住头顶,从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2次;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2次。

  2、转眼睛。

  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平静端立或坐定,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锻炼眼肌。

  3、揉翳风、听宫。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中)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保护听力的功效。宜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可见效。

  4、拍打膝关节。

  拍打膝关节,膝盖和腿局部温度提高,血液循环加快,如膝盖发软、膝盖积水、膝盖骨刺以及不明原因的疼痛等症状即刻有效缓解。

  拍打要点:将其前后左右全拍透

  拍打膝关节,配合肘关节、双手和双脚。此八个通用部位,基本覆盖了全身12条正经和任督二脉,无论失眠、便秘、糖尿病、心脏病等。都可配合拍打。

  5、甩手治失眠

  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对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效果明显。

  方法:马步,十趾轻轻抓地,微提肛,舌抵上腭。缓缓上抬手臂至与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后。1次5—10分钟,1日2—3次。动作活动手三阴手三阳六条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升清降浊。

  6、抖身疗慢性病。

  气功中叫斗翎,即仿效倦鸟栖枝,振羽翼、浑身颤动,用以去疾解乏。斗翎练习改善血液循环,使心脑获得充足的血氧,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方法:挺胸直立,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腿微屈,躯体有节奏地左右颤抖,颤抖时尽量使臀部摆动,以牵动上身及两臂颤抖。全身放松,其速度由缓慢而逐渐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觉胸肌振动为度,不宜用力过猛,以舒服为佳。时间3-5分钟或适当延长。

  7、揉腹助消化。

  对于消化不好的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阙穴即肚脐可助消化。

  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男生宜顺时针从小圈到大圈,后逆时针从大圈到小圈来按摩,女生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按摩时以感到胃肠蠕动为标准。按摩后睡一觉,白天感觉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溃疡出血者禁揉腹,加重病情。

  8、下蹲强肾。

  肾是先天之本,肾强则抵抗力强,下蹲动作有效按摩命门起补肾作用。

  方法:先松松腰,轻轻旋转一下腰部,然后做下蹲动作,同时挺直腰板。下蹲时将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门处为肾所在。

  站起时意念则集中头顶的百会穴,感觉自己的头上有一根线提拉着,这样能保证身体挺拔。下蹲站起为1次,根据时间共做9或9的倍数次,最好早晨做这套补肾操。

  六、养生食疗:

  1、西洋参荸荠饮。

  方法: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西洋参切片,荸荠去皮切碎。用料同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250毫升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可加蜂蜜或原味服用。

  功效:生津润燥、益气养阴。

  2、白玉猪小肚。

  方法:猪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大枣10枚、生姜适量。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姜粉拌擦后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白茅根、玉米须、大枣洗净。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大火煮沸后小火煨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益气。

  3、葛根荷叶瘦肉汤。

  方法:猪瘦肉250克、鲜葛根250克、鲜荷叶15克、生姜适量。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带皮、荷叶洗净切块。全部用料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祛暑,健脾益气。

  4、大麦芽汤。

  方法:大麦芽50克,冬瓜300克,陈皮25克,猪瘦肉200克。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猪瘦肉洗净切块,用料同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熬煮1-2小时。

  功效:清热消暑,理气健脾。

  5、 黑枣杜仲汤。

  方法:黑枣10克、杜仲10克。2、黑枣去核、杜仲洗净,锅内加适量清水,待水煮至温热,再将黑枣和杜仲放锅内,温火煮2小时即可服用。

  功效:温补肾脏,促进肾脏细胞活性,提升肾气。改善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背酸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6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